史记的内容和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
内容:
《史记》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帝王的传记,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
地位: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
2、《史记》的诞生,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
3、《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4、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
1、作者不同: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班固。
2、文学体裁不同:
《史记》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3、创作年代不同:
《史记》成于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汉书》成于公元80年东汉时期。
4、记载的历史时间断不同: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记载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5、创作背景不同:
《史记》: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汉书》: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百度百科-史记
百度百科-汉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