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莱州湾地貌类型与海水入侵强度和方式
除上述不同地貌单元的海侵差异外,许多地貌类型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海水入侵。与海水入侵密切相关的几种地貌类型如下:
1.海岸类型与海水入侵
依据形态和物质组成,研究区海岸可分为三种类型(图4-5):①粉砂淤泥质海岸。西起小清河口东至虎头崖,全长100余千米,由于沿岸地势低平,历来是风暴潮侵袭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不同岸段,因动力条件有差异,分别呈现出岸线推进或后退的特征。小清河口至白浪河口为弱冲蚀海岸;白浪河口至胶莱河口为基本稳定海岸;胶莱河口至虎头崖为蚀退海崖。②基岩海岸。依据物质组成不同又分两亚类。其一,基岩海岸。由变质岩或玄武岩组成,如虎头崖一带为变质岩海岸,栾家口一带为玄武岩海岸。基岩海岸受海浪强烈淘蚀,不断崩塌后退,形成陡立的海蚀崖,海蚀崖前形成宽数十米的海蚀平台和砾石滩。其二,黄土台地海岸。分布于海新庄—海庙口及架家口—泊子一带。由于近海岸形成的黄土堆积台地伸至岸边并插入海中,而造成台缘黄土崩落,构成了几近竖直、陡立的黄土海蚀崖,成为我国罕见的独特的海岸。③沙质海岸。分布于莱州湾东岸,呈现出开阔、平直的沙质海岸与曲折的基岩岬湾海岸相间分布的特征。其中刁龙嘴至栗家口一带,沙坝-湖海岸发育,由入海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沿岸流作用下形成羽状沙嘴和沙坝,在沙坝或沙嘴内侧形成断续分布的湖带。
海岸类型不同,海水入侵程度不同。基岩、黄土台地海岸,有海蚀崖分布,崖面高出海面几米至几十米,同时,无论黄土还是基岩,透水性都很差。所以,如果没有张性、张扭性构造发育,这类海岸一般不会发生海水入侵。沙质海岸,堆积物以沙类为主,透水性强,所以该类海岸是海水入侵的重灾区。粉砂淤泥质海岸,地势低平,潮滩宽阔,风暴潮侵袭严重,存在着大面积咸水区。
2.古河道与海水入侵
古河道是莱州湾沿岸平原地区的主要次级地貌类型,是海水入侵的主要通道。现将弥河古河道作如下论述。
大量的钻孔资料证明,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地层中含有多层古河道沉积沙体,因此,这两个时期是弥河古河道形成的主要时期。
(1)全新世古河道
全新世弥河古河道以青州大刘家庄为顶点呈树枝状向下游延伸,有7条古河道带,集中以大刘家庄至口埠为主河道带,其余几支均由它改道而成。
该期古河道多分布在地表及地表以下几米的深度内,所以对现代平原地貌影响很大,在平原面上形成一些古河道高地或洼地。
从沉积结构上看,褐**黏质砂土,为古河道沉积基底,古河道砂层直接覆于其上。基底埋深自南而北增加,南部二府村在3m以下,北部布政村在5m以下,古河道沉积层岩性以中、细、粉砂为主,其中可见木炭、沉船、树枝等杂物。
(2)晚更新世古河道
该期古河道多埋藏在10m以下,对地表起伏无明显影响。从钻孔揭示的河流相砂层之分布推断,这一时期的古河道自西向东分三条主流带。主流带埋深自南而北,由西向东逐渐加深。自南而北,顶板埋深由8m加深到12m,底板埋深由30~35m加深到57~60m。由西向东,底板埋深由40~50m加深到57~60m。
从沉积结构上看,古河道主流带底板以下及顶板以上均为黏质砂土或砂质黏土。其间的古河道沉积以古河床、古天然堤沉积砂层为标志层,岩性以粗砂砾石、细砂粉砂为主,砂层连续性好,可分出两个沉积旋回。
总之,弥河古河道支叉众多,呈树枝状分布,河道沉积物以沙类为主,连续性好,为海水入侵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古河道沉积物颗粒粗,透水性强,海水入侵速度特别快。如在李家庄子附近的弥河古河道主流带上,海水入侵速度可达762m/a(1988年1月~1989年6月的平均速度),为非古河道区的5.5倍以上。
古河道带既可发生层状入侵,又可发生越流入侵。同期古河道沉积物的水平连续性好,易使海水发生层状入侵。同一古河道主流带不同时期的河相砂层间多以黏土层相隔,在利用竖井开采深层淡水时,由于过量抽水或井壁封闭工艺达不到要求,可使深层咸水通过井孔补给上、下层古河道带,从而发生越流入侵。
3.平原面洼地与海水入侵
莱州湾沿岸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湖沼洼地如位于南岸平原上的巨淀湖、清水泊、黑冢泊、别画湖等古湖沼洼地。这些湖沼均系距今6000 a左右的中全新世海侵后由滨河口湖演变而成,后相继干涸淤塞变为洼地。其中,巨淀-清水泊分布于淄河与弥河冲积扇之间,古为一湖;后魏时,因湖中淤成天然堤而将其一分为二;新中国成立后,二湖基本消失。黑家泊位于寿光大家洼盐场西南的弥河冲积扇前缘,1567年弥河尾闾东徙,径由七里庄入海,黑家泊渐淤消失。别画湖原是白浪河冲积扇前缘的古河口湖,明代逐渐淤塞,清初基本消失(郭永盛,1990)。除上述古湖泊洼地外,莱州湾沿岸平原上还分布许多河间洼地、扇间洼地等,这些次级洼地对海水入侵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为一方面古湖泊沉积物当中盐类比较富集;另一方面,次级洼地对现代风暴潮水体有滞留作用。但当海水发生侧向、垂向入渗时,就会发生海水入侵。
4.现代河流与海水入侵
现代河流是风暴潮上溯的有利通道。莱州湾是一个多风暴潮海域。一般风暴潮灾每年都发生,较大风暴潮灾4年左右发生一次。当风暴潮发生时,海水沿河道向内陆入侵距离加大。如1952年10月20日的大海潮,潮水沿弥河南侵18km,入侵距离远大于河道两侧。从沉积特征来看,河流沉积物颗粒较粗,透水性强,沿河上溯的海水在河道中发生侧向、垂向入渗,从而引发海水扩散入侵。
5.人为地形与海水入侵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塑造了许多人为地形。如盐田、虾池,这些人为地形加剧了海水入侵。
近年来,地下卤水开发和海水养殖不断发展,盐田、虾池面积不断增加,使大量海水人为进入内陆。据调查,莱州湾沿岸各县把虾池建到村头地边,将海水提高海拔3~5m,进入内陆腹地5~15km。同时在陆地上5~10km范围内建盐田。盐田和虾池在生产季节蓄水水位为地上水位,明显高于地下水位,虽然有防渗层相隔,但在水位差长时间作用下,海、卤水仍有大量渗入,对地下咸水或淡水产生补给,无疑对浅(表)层淡水有咸化作用。
河流拦蓄工程也是加重海水入侵的原因之一。莱州湾沿岸入海河流的上游,自1958年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塘坝,在降水量偏少的年份大大减少了沿海平原的地表径流,使下游地下水补给来源减少,造成沿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加重了海水入侵。
综上所述,莱州湾地区受地貌条件影响,海水入侵表现出明显的地貌分异特点。不同地貌单元海水入侵类型不同。莱州湾南岸以古海水入侵为主,东岸以现代海水入侵为主;不同地貌类型海水入侵形式和强度不同。古海道以层状入侵和越流入侵为主,平原面上的次级洼地以侧向及垂向扩散入渗为主。沙质海岸易于海水入侵,而基岩海岸则一般不发生海水入侵。
沙坝县和沙坪坝的区别
1. 海洋环境分带
海洋的环境系统非常复杂,从海岸线到深海,由于水深的变化和离陆地越来越远,其环境特点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水深和环境特征,从陆地向海洋方向依次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图 8-1),其海底地貌单元相应称为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深海盆地、大中洋脊(图 8-1)。
图 8-1 海洋环境分区及海底地貌单元(据程捷等,1999,修改补充)
滨海 滨海带(littoral zone)是低潮面与特大高潮面之间的部分,通常可划分为后滨带(backshore zone)(潮上带,supralittoral zone)、前滨带(foreshore zone)(潮间带,intertidal zone)和外滨带(临滨带,off zone),其中外滨带为从低潮面到水下岸坡部分(浪基面位置)。滨海带的宽度差别很大,主要受地形和潮差的影响。一般在泥质海岸或非常平缓地形的海岸带,滨海带很宽,可达几十千米; 而在地形比较陡的基岩海岸,其宽度比较窄,只有几米或几十米。滨海带的环境变化大,海水时没时露,水动力作用强烈,生长有陆地和海洋生物。后滨带长期露出海面,海水作用的时间短暂,但常遗留下先前海水作用形成的地貌,如海滩、海蚀崖、海蚀凹槽等。前滨带,即潮间带,是随着涨潮和退潮,时淹时露,并受到海水的强烈改造作用,是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地带。在海水的作用下形成沙坝、沙嘴、海滩、波切台、海蚀凹槽等地貌。
浅海(shallow sea)是从零米(低潮线,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准)到水深 200m 的水域,浅海的海底称为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浅海水域阳光充足,营养物质丰富,含氧量高,生物繁盛,是海洋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地带,如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较浅的水域,波浪作用常可影响到海底,使沉积物形成波痕、斜层理等沉积构造; 而在较深的水域,只有巨大的波浪才能作用到海底,形成风暴岩等。在有河流入海的区域,海底被河水侵蚀可形成水下谷地。在第四纪的低海面时,现今浅海的海底可部分露出水面,形成海积阶地、沙坝等地貌,但现今都位于海平面以下。
半深海(bathyal sea)是从水深 200m 到 2000m 或 4000m 的水域,其海底称为大陆坡(continental slope)。在太平洋,由于没有大陆基的发育,从大陆坡通过海沟直接过渡到深海盆地,因此水深可达 4000m; 而在大西洋从大陆坡经过大陆基再到深海盆地,所以大陆坡脚水深在 2000m 左右。半深海水较深,下部阳光难以达到,营养物质远不如浅海丰富,因此该海域生物种类较浅海少,而且主要是生活在表层海水的浮游和游泳生物。在大陆架与大陆坡过渡区域,在一些诱发因素影响下可形成一种密度较高的浊流(turbidity current),并顺大陆坡而下侵蚀坡面形成海底峡谷(submarine canyon)。
深海(deep sea)是水深大于 2000m 或 4000m 的水域,海底包括大陆基(continental rise)、深海盆地(abyssal basin)和大洋脊(oceanic ridge)。深海的水体性质与半深海相似,但海底地貌有较大的差别。
2. 海岸类型
海岸(coast)是海洋与陆地分界靠陆的一侧,其分界线为海岸线(coast line)。海岸线是海平面与陆地的交线,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准。海岸的形态、物质组成和形成原因,在不同的地区是各种各样的,差别甚大,如有悬崖峭壁的海岸,也有平坦宽阔的海岸; 既有岩石裸露的海岸,也有生物茂密的海岸。因此,海岸类型就有不同的分类。
(1)成因和形态分类
A. N. Strahler 根据海岸的成因和形态分成 8 种类型的海岸,即里亚式海岸(下沉海岸)、峡湾式海岸、断层海岸、堤障沙岛海岸、三角洲海岸、火山海岸、珊瑚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图 8-2)。
图 8-2 海岸的类型(据 A. N. Strahler 等,1978)
里亚式海岸(Rias coast)发育在新构造运动的下降区,由沉没的山谷和山脊组成交错分布的海湾和海岬,海岸线曲折,海岸坡度较陡,基岩裸露。
峡湾式海岸(fjord coast)是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冰川谷地被海水淹没所形成的长条状海岬和峡长海湾交错出现的海岸,海岸线曲折,海岸坡度陡,基岩裸露。
断层海岸(fault coast)是由断层上升盘构成的海岸,此海岸陡峭,海岸线多平直,海水深。
堤障沙岛海岸(offshore-bar coast)是由障壁岛或离岸沙坝构成的砂质海岸,多分布在海平面下降区,沿岸有大量的澙湖发育,海岸平缓,多为泥沙质。
三角洲海岸(delta coast)就是三角洲地区的海岸,海岸平坦,泥滩发育,海岸线多曲折,海岸平缓,多为泥沙质。
火山海岸(volcanic coast)是由火山岩构成的海岸,沿岸有大量的火山锥分布,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和加勒比海较发育。
珊瑚礁海岸(coral coast)分布在热带水域,由珊瑚礁构成,如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岸。
红树林海岸(mangrove coast)也分布在热带海域,沿岸生长大量的红树林或发育红树林沼泽。
(2)物质组成分类
也有人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把海岸分为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图 8-2)。
基岩海岸(rock coast)是指由未经移动的岩石组成的海岸,这种海岸一般有陡峭的岩壁,或凹凸的海岬和海湾,海底坡度大,海浪作用强烈,如里亚式海岸(下沉海岸)、峡湾式海岸和断层海岸属于这种类型。
砂质海岸(sand coast)是由沙粒构成的海岸,海岸平缓和松软,发育沙滩,如堤障沙岛海岸。
泥质海岸(puddly coast)主要由泥质构成的海岸,地形非常平坦,有大量的泥滩发育,海岸松软,在三角洲地区常有这种海岸发育。
生物海岸(biogenic coast)有生物生长的海岸,如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
(3)构造运动分类
上升海岸(elevated coast)由陆地上升或海平面下降形成的海岸,这种海岸多分布在新构造运动的上升区。海岸多为基岩,海岸坡度陡,保留古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穴、古波切台等。
中性海岸(neutral coast)陆地或海面升降都不明显地区的海岸。海岸平缓,沙滩、泥滩发育,砂质海岸、泥质海岸多属这种类型。
下沉海岸(sinking coast)因陆地下降或海平面上升,部分陆地沉没于海水以下形成的海岸。海岸多为基岩,几乎无古海岸地貌保存,常形成三角湾、峡湾,海岸线曲折,多岬角、半岛和岛屿,并有深水道和良港。
截至2016年,我国没有以“沙坝”命名的县、市、区的行政地名。
沙坝县(Sa Pa)在越南共和国老街省;沙坪坝区是重庆市主城区的一个区。
沙坪坝区是重庆主城区,重庆大都市区之一,自周朝巴国属地起,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沙坪坝区处在重庆市西南部,东滨嘉陵江, 西抵缙云山,是重庆市科教文化区,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西部,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
沙坪坝区东与江北区、渝北区相邻,东南与渝中区接壤,东北与北碚区相连,南与九龙坡区相靠,西接璧山区,紧邻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部新区。截止到2016年,沙坪坝区辖19个街道、7个镇,面积396.2平方公里。2012年末,沙坪坝区常住人口108.0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