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和于
1. 文言文中‘因’和‘于’的所有用法和意义是什么
“因”:
①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
②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③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④顺应。《察今》:“变法者~时而化。”
⑤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
⑥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喜以谬赏。”
⑦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核舟记》:“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⑩就;于是。《鸿门宴》:“贡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⑾因为;于是。《雁荡山》:“祥符中,~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谗之。”
“于”:
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④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⑥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
注“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2. “与”和“于”在古文中都有表示“给”的意思,区别在哪里呢首先要说明的是,你题目中的“给”本身分别为动词、介词。“与”和“于”存在的“给”的意思。分别对应的是动词、介词。
在文言文中,“与”有赠与、交与、赐与、给与的动词意义。如“与人方便”。可以带宾语组成动宾结构,如:“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于”没有“给”的动词意义,只存在“给”的介词意义。
介词的作用是引进相关的人和事,并不是实施动作本身。
问题中的“传位X你”,“传位”是动作,“你”是由介词引进的人。所以,中间是一个介词,只能用“于”。
3. 古文中“於”和“于”的区别於: yū 姓。
yú 同“于” wū 同“呜”,呜呼。 同“乌” 佥曰:“於!鲧哉!”——《书·尧典》 “乌”的古字。
乌鸦 虎豹为群,於鹊与处。——《穆天子传》 於乎,於戏:wūhū,wūhū 呜呼 於菟:wūtú 古时楚国人对“虎”的称呼 -------------------------------- 于 yú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姓。
〈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
本义:超过) 往;去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书·大诰》 取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如;好像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又如:于何(如何) 于 於 yú 〔介〕 (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 捐金于野。
——《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
——宋·欧阳修《归田录》 (3) 又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于:介词,到。)——清·姚鼐《登泰山记》 (4)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5)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告之于帝。
——《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唐·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7)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不拘于时。
——唐·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
——清·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9)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10)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甚于妇人。
——《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1) 又 同于幻。 近于自然。
——蔡元培《图画》 (12)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3)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如:荣誉归于教练 (14) 表示相对的位置。
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15) 姓 于 yú (1)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
——《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2) 又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3) “於” (4) 另见 yū 于今 yújīn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如今;到现在 于思 yúsāi 常叠用,表现胡子极多 于时 yúshí 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 于时冰皮始解。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于是 yúshì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4. 古文中“坐”和“于”是什么意思意思有很多,先说“坐”的意义和用法:
1、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如:“项王、项伯东向坐。”(《史记 项羽本纪》)
2、犯罪。 如“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春秋》)
3、株连受罚。如“副有罪,当相坐。”(班固《苏武》)
4、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
5、驻守。如“楚人坐其南门。”(《左传 桓公二十三年》)
6、坐等。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7、因为,由于。 如“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8、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9、通“座”,座位的意思。如“置之坐上。”《史记 项羽本纪》
“于”的意义和用法:
1、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对象、范围和原因等。可译为“在”、“到”、“向”、“从”、“跟”、“同”、“对”、“给”、“对于”、“由于”、“在。。中”、“在。。方面”等。
2、表比较,可译为“比”、“过”、“胜过”。如“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
3、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动词词头,无义。如“黄鸟于飞。”(《诗经 周南 葛覃》)
5. 古文中于的几种解释一:“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于)”、“给”、“由于”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又是动词前还有“见”、“受”与之对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近处——《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而见欺于人——《赤壁之战》。
二: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尽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承接与因果。于是秦王不讟,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放在谓语前后,“于是”属介宾语作状语或补语。“在这”、“从这”。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好辛苦啊!希望对你有帮助!o(∩_∩)o。哈哈
6. 文言文中“以”和“与”的多种解释 及例句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来。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
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
(以:是)。
7. 于是的古文和今义都是什么“于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主要有二: ①在这时,在这件事情上。例如《荀子.议兵》:“然后刑于是起矣。”意思是说,接着,“刑罚”这件事情(同位结构)就发生了。 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连词)。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 意思是说,于是乎派遣御史详尽了解案卷并问讯各位读书人。 “问题补充”的回答:在古文中,“于”的含义有: 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荀子.天论》:“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启:萌芽;蕃:茂盛;畜:蓄;臧:藏。)《列子.汤问》:“达于汉阴。”《史记.孙膑传》:“请救于齐。”《韩非子.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上述各例句中的“于”可分别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 ②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动词词头。《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注意:“於”作叹词时读wū,不简化为“于”。在古文中,“是”的含义有: 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潜《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②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荀子.王霸》:“若是则百吏莫畏法而遵绳矣。”又:这样看来,由此看来。《韩非子.孤愤》:“是明法术而逆主上者……”组词“是以”、“是故”意义和用法同“因此”。《韩非子.五蠹》:“是故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③系词。王充《论衡.死伪》:“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于是的今义
解释
①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看看离开会的时间还早,于是我们去逛书店了|眼看体弱的同学跟不上了,于是队长宣布休息。
②这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8. 古文中“于”的意思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于,於也。
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音xū。
“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於”的出现,“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於”所代替,魏晋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于”就很少出现了。“于”的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代以后逐渐消失了。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字部 于 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