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袁隆平团队在内蒙古试种海水稻,“荒地”要变“良田”吗

乐乐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盐碱地水稻

袁隆平团队在内蒙古试种海水稻,“荒地”要变“良田”吗

袁隆平的团队在内蒙古试种海水稻,如果研制成功,“荒地”可能真的要变成“良田”。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他从1964年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次年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二号,1975年宣布正是掌握了杂交水稻技术。袁隆平曾在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也为杂交水稻的研究铺下了路。1995年,袁隆平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他的团队帮助农业部完成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仅仅4年之后,又提前完成为第二期目标。说袁隆平是中国当代的“神农”,一点儿也不为过。时至今日,虽然袁隆平已经90岁的高龄,但是他依然醉心于水稻研究,多次率领团队取得了突出成就,使得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领先世界。

上个月,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在内蒙古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建立了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示范基地,在这里种植了大约1000亩盐碱地稻,也就是海水稻。要知道,原本这里到处都是盐碱地,一般的水稻根本就不能在这里生长,但是有了盐碱地稻之后,昔日的“荒地”,也变成了如江南一般的“良田”。根据当地农民所说的,这里到处都是盐碱地,原本他们都是种植葵花或者玉米的,但是收成都不是太好,毕竟盐碱地并不适合种植葵花和玉米。对于这里的农民而言,如果盐碱地上全部种上水稻的话,一方面可以提高产量,一方面也能够增加收入,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就已经开始和杭锦旗政府合作,在这里进行盐碱地改良和耐盐碱水稻技术攻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名为“中华拓荒人行动计划”。2020年,盐碱地稻的研究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在独贵塔拉镇种下了1000亩的盐碱地稻。据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一方面要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一方面要培育出真正耐盐碱的水稻品种。一旦盐碱地稻成功地培育出来,“荒地”可以变成“良田”,稻田数字化也将升级,甚至可以逐步实现智慧农业。

值得一提的是,袁隆平院士的团队还将在独贵塔拉镇建设海水稻研发中心内蒙古分中心,主要负责产学研究合作和联合攻关,推动杭锦旗的产生转型,并为河套地区提供盐碱地改良的新模式。事实上,早在今年的4月份,袁隆平院士就提出了发展“海水稻”的目标,争取在十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3‰到6‰、耐碱在ph9以上的盐碱地稻,推广下去之后,我国内年的粮食产量可以增加300亿公斤。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