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毁灭后的资料
同治年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曾试图择要重修。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多间殿宇。
主要集中在圆明园前朝区、后湖区和西部、北部一带,以及万春园宫门区、敷春堂口清夏堂等处。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虽然修了颐和园,但并未修复圆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
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
至此,圆明园已经过了火劫、木劫和石劫,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
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面目全非。
扩展资料: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之后,仍属于清朝宫廷的禁园,并设有专门机构和专人看守。但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北京后,侵略军又一次进行公开抢劫,圆明园再一次受到破坏。
长春园中的“海岳开襟”,原是建在湖中双层汉白玉石圆坛上的,一座金碧辉煌、宏伟高大的建筑,在英法联军之役幸免于难,但八国联军之役则终被毁为废墟。
福海中央之“蓬岛瑶台”,同样也毁于八国联军之役。万春园中的“庄严法界”和“蔚藻堂”也在此时被毁。
百度百科--圆明园
人民网--圆明园遭劫焚(抚今追昔话圆明之十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