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阮病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乐乐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病毒细胞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定义

一病毒:

二亚病毒:是一类比病毒更小,结构更为简单的传染性颗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二,病毒的基本特性

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阮病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没有细胞结构.

2.只含一种核酸(RNA或DNA),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3.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

4.病毒的增殖方式为复制.

5.对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抵抗力.

三,病毒的形态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衡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纳米.

⒈最大的病毒如牛痘病毒为300nm;

⒉最小的圆环病毒为17nm;

大多数病毒均在300纳米左右.

大肠杆菌与病毒大小的比例图

二病毒的形态:

⑴有囊膜的病毒有三类形状:

①砖形-如痘病毒;

②子弹状-如狂犬病病毒;

③近似圆形-如大多数病毒.

⑵无囊膜病毒的形状有两类:

①圆形,即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

②圆柱形,实质上是螺旋对称型.

⑶细菌的病毒-多为蝌蚪状.

三病毒的结构

⑴基本结构:

①核酸

②蛋白质衣壳

(统称为核衣壳. )

壳粒:为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根据壳粒的多少和排列,将病毒衣壳体分为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及复合对称等类型.

⑵特殊结构:

①囊膜-在核衣壳外层,又称包膜.

由脂类,糖类和蛋白质构成.

②膜粒或刺突

刺突具有抗原性并与侵染细胞有关.

四,病毒的化学组成:

1.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2.蛋白质: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有特殊的亲和力.

3.类脂质:具有宿主细胞脂质的特性.

4.碳水化合物:是某些病毒纤突的成分.

五,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一概念

灭活: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二影响因素

⒈温度:病毒对热很不稳定,55-60℃几分钟即失去活性.

⑴半衰期:

①60℃-秒;②37℃-分钟;③-70℃-月.

⑵保存病毒

①迅速冰冻,贮存于-70℃下;

②真空迅速冻干,置于4℃下保存.

⒉干燥:与干燥的快慢有关,也与病毒的种类有关. 如:痘病毒的痂皮在室温下可保存1年;口蹄疫病毒在室温下慢慢干燥,保存3个月.

⒊酸与碱:强酸或强碱均能灭活病毒,而用强碱作为消毒剂,效果更好一些.

⒋辐射:用电离辐射(х射线,丙种射线)和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可使病毒灭活.

⒌脂溶剂:除某些痘病毒外,很多有囊膜的病毒对乙醚,氯仿等很敏感.

⒍甘油:病毒可在其中存活数月或数年.

⒎消毒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漂白粉等.

⒏化学治疗剂:所有对细菌有效的抗生素对病毒均无效.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及其特性

一,病毒的增殖

1.定义:

⑴病毒的复制:由宿主细胞供应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在病毒核酸遗传密码的控制下,于宿主细胞内复制出病毒的核酸,合成病毒的蛋白质,进一步装配成大量的子代病毒,并将它们释放到细胞外,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

⑵噬菌体:是侵袭细菌,放线菌,酵母或螺旋体的病毒.

⑶温和性噬菌体:不裂解细菌细胞的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⑷溶源性细菌:带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2.病毒的增殖过程:

⑴吸附:病毒和细胞相互碰撞而接触,并通过病毒表面的吸附点和易感细胞表面相应受体互相吸附.

⑵穿入:

①有囊膜的病毒――

a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直接进入细胞浆中;

b整个病毒颗粒被吞入吞噬泡.

②无囊膜的病毒――经细胞膜吞入.

⑶脱壳

包括脱囊膜和脱衣壳两个过程.

⑷生物合成

包括核酸复制与蛋白质合成.

⑸成熟与释放

①无囊膜的DNA病毒:核酸与衣壳在胞核内装配.

②无囊膜的RNA病毒:核酸与衣壳在胞浆内装配,呈结晶状排列.

均待宿主细胞溶解后,释放出来.

③有囊膜的DNA病毒:核酸与衣壳在细胞核内装配成核衣壳.

a一部分:移至核膜上,以芽生方式进入胞浆中,获得宿主细胞核膜成分的囊膜,并逐渐从胞浆中释放到细胞之外.

b另一部分:能通过核膜裂隙进入胞浆,从胞奖膜上获得囊膜,沿核周围与内质网相通部位从细胞内逐渐释放.

④有囊膜的RNA病毒:其RNA与蛋白质在胞浆中装配成螺旋状的核衣壳,宿主细胞膜上在感染过程中已整合有病毒的特异抗原成分.当成熟病毒以芽生方式通过细胞膜时,就带有这种胞膜成分,并产生刺突.

二,病毒的其它特性

一干扰现象

1.定义 干扰现象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能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称为干扰现象.前面的病毒称为干扰病毒,后面的病毒则称为被干扰病毒或攻击病毒.

⒉病毒干扰的类型有四种形式

⑴自身干扰; ⑵同种干扰;

⑶异种干扰; ⑷缺损病毒的干扰

⒊产生干扰现象的原因

⑴由于两种病毒的吸附都需要细菌膜上的相同受体,一种病毒先与受体结合后,别的病毒就无法吸附了;

⑵由于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时,已经动用了细胞的组成和细胞的功能,另一种病毒无法吸附了;

⑶产生干扰素.

2.干扰素

⑴定义: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导剂刺激脊椎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种能干扰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质.

⑵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①具有动物种特异性;

②作用范围较广,非特异性;

③抗原性弱;

④无毒性;

⑤非直接作用于病毒,系通过宿主细胞起作用;

二包涵体 这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于细胞中形成的一种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的特殊"斑块".

三病毒的血凝现象 许多病毒表面有血凝素,故能与鸡胚,鼠,人等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简称为病毒的血凝现象.

四病毒的滤过特性:由于病毒细小,所以通过孔径细小的滤器,故人们称病毒为滤过性病毒.

⒈痘病毒;⒉单纯疱疹病毒;⒊呼肠孤病毒;

⒋腺病毒;⒌狂犬病病毒;⒍麻疹病毒

不同规格的细菌滤器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

一,动物培养

一接种途径

皮下接种,皮内接种,肌肉接种,静脉接种,腹腔接种,脑内接种,滴鼻点眼,角膜划痕等

二特点:优点是操作方便易行,经济,缺点是受机体免疫力的影响,病毒不能很好地生长.

二,禽胚培养

一鸡胚接种途径

1.绒毛尿囊膜接种

2.尿囊腔接种

3.卵黄囊接种

4.羊膜腔接种

5.其它接种途径

⒈气室 ⒉卵壳 ⒊卵黄 ⒋卵白 ⒌尿囊腔 ⒍绒毛尿囊 ⒎胚胎 ⒏羊水腔 ⒐胚外体液膜用的鸡胚

二特点:优点是胚胎的组织分化程度低,又可选择不同的日龄和接种途径,病毒易于增殖,感染病毒的组织和液体中含有大量病毒,容易采集和处理;而且来源充足,设备和操作简便易行而又经济.缺点是有部分病毒不能在鸡胚中增殖.

三,细胞增殖病毒技术

细胞培养的特点

细胞培养的优点是离体活组织细胞不受机体免疫力影响,因此很多病毒易于生长;便于人工选择多种敏感细胞供病毒生长;易于观察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可收集病毒作进一点检查.

小结:

第二章 病毒学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定义一病毒二亚病毒

二,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

三,病毒的形态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

二病毒的形态:

⑴有囊膜的病毒有三类形状

⑵无囊膜病毒的形状有两类

三病毒的结构

⑴基本结构①核酸②蛋白质衣壳

⑵特殊结构:①囊膜②膜粒或刺突

四,病毒的化学组成

1.核酸2.蛋白质3.类脂质4.碳水化合物

五,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一概念灭活

二影响因素

⒈温度⒉干燥⒊酸与碱⒋辐射⒌脂溶剂⒍甘油⒎消毒剂⒏化学治疗剂

第二节病毒的增殖及其特性

一,病毒的增殖

1.定义

⑴病毒的复制⑵噬菌体⑶温和性噬菌体⑷溶源性细菌

2.病毒的增殖过程

⑴吸附⑵穿入⑶脱壳⑷生物合成⑸成熟与释放

二,病毒的其它特性

一干扰现象

1. 干扰现象 2.干扰素

⑴定义

⑵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二包涵体

三病毒的血凝现象

四病毒的滤过特性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

一,动物培养

(一)动物的选择

(二)接种途径

(三)接种后动物的饲养管理和收获病毒

二,禽胚培养

(一)禽胚的选择与孵育

1.选择2.孵育

(二)鸡胚接种和收获

三,细胞增殖病毒技术

(一)细胞培养技术

1.概念⑴细胞培养⑵原代细胞⑶传代细胞⑷继代细胞

2. 细胞培养要素

(二)病毒增殖技术

1.细胞的选择2.细胞培养病毒要素3.病毒增殖指标与收获

复习题:

一,问答题

1,病毒有哪些基本特性

2,_ 叙述病毒的复制过程.

3,_ 叙述产生病毒干扰现象的原因.

4,病毒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二,填空题

1,_ 有囊膜的病毒的形态有()()().

2,_ 无囊膜的病毒的形态有()().

3,影响病毒的理化因素有()()()()()()().

4,病毒的复制包括()()()()()五个过程.

5,病毒的培养方法包括()()().

6,鸡胚接种的途径有()()()().

7,适合尿囊接种的日龄是()日龄.

8,适合卵黄囊接种的日龄是()日龄.

三,概念

1,噬菌体 2,病毒的复制 3,温和性噬菌体 4,溶源性细菌 5,病毒的血凝抑制现象6,病毒的血凝现象 7,干扰现象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