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是什么时候
自魏晋南北朝开始,道佛兴盛,儒家势弱,儒家为了立身,不得不吸取道佛两家的内容,而这两家都是在心性上颇有论述的。另外孔孟本来就是心性之学,秦时一把火断了传承。
一、儒家新发展的起因
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并在唐朝发展完善,影响了中国一千三百年之久。打破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使得贫寒子弟也有可能通过此途走上仕途。
科举制度除了国家需要,更多是引导人才的培养,曾经萎缩的教育事业,又开始慢慢兴旺了起来。学校所用教科收,只限于儒家的五经,这也儒家学派的思想发展创造条件。
二、儒学古文复兴运动
唐朝除了科举制度处,便是韩愈、柳宗元为首为掀起的古文复兴运动了,中唐以后,有一部分儒家开始突破传统经学的束缚,用自己的思想、观点来理解儒学。
为了宣扬儒学之道,韩愈又对佛道思想和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给予了猛烈的批判,因而与柳宗元等人发起了古文运动,使文章成为传播儒学的新途径。
魏晋隋唐以来,佛道之学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巨大影响的新兴学术思潮,儒学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动摇。如何挽救儒学,对应佛道两家特别是佛教的挑战,成为儒家的重要任务。
三、儒家理学思想产生
唐时韩愈开始才附孔孟之旨,唐宋理学基本都是为了归附孔孟原本而提出种种学说,而期间走的弯路主要是,因为大学中庸等书皆属后出而宋儒多重义理。
也就是说,从性质上讲,理学前期是形上学与宇宙论的混合,中期则是纯粹的形上学,一直到陆王,从孟子入手,才是比较正统的心性论。
四、儒学道统的发展
唐代儒学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唐代中期以后,儒学在春秋传统观念以及古文运动的推动下,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的新观念。
韩愈构建这个虚拟的道统,以便用来与佛教法统相抗衡。这样韩愈就否定了两汉经学在传承孔孟道统方面的意义和地位,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将要继承儒家道统、复兴儒学的文化使命。
五、宋代儒家的崛起
韩愈的道统论和古文运动,对宋代学术思潮的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此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学术变革。它突破了儒学的作用和意义,促使许多知识分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儒学上来。
宋朝绝对是儒家文化的一个成熟期,宋朝政府更认识到了儒家文化对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于是更为注重对儒家文化的宣传、教育,恢复儒学的绝对正统地位。
在科举的考试内容上,几乎全是儒家一统。取消了隋唐以来的诗赋、策论,立论必须依据儒家经典,在教育上也是作为国家基本政策来抓,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发达的程度。
六、宋代理学的形成
宋代儒学的发展高峰,就是理学的出现,理学家周敦颐首先喊出了口号文以载道。而后继而来的程颢程颐兄弟,以及他们的传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程颐是也是理学开创者,师从唯心论哲学家周敦颐,加之所吸引的一些佛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思想,而形成他所提倡的理学。这些学说,到了朱熹时期,更进一步被他光大发扬。
总之,唐宋儒家文化发展,总结有如下:1、儒学主体地位的确立,儒学道统最终得到了确立。儒家道统自韩愈提出之后,在宋代得到了儒家学者的普遍认同和赞许。2、经学重新获得了新生,六经是儒家经学的核心,宋儒摆脱了汉唐章句之学的束缚,直探经旨本源。3、儒学最终完成了哲学化和伦理化的过程。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