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寂的拼音

乐乐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1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寂寞形声字

寂的拼音

寂的拼音:jì。

部首:宀。

笔画:11。

解释:没有声音。寂是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寂”的基本含义为静,没有声音,如寂静、寂寞;引申含义为安详闲静,心志淡泊,如寂泊。

寂造句。

1、人全走了,只留下这鸦雀无声的屋子,有点寂寞,也有点凄凉。

2、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航行,你不感到寂寞吗?

3、爸爸出差了,妈妈上夜班,我一个人在家真寂寞。

4、她虚度青春二十载,常常顾影自怜,感到寂寞。

5、近年来,他也不甘寂寞,往股市上投了一些钱,天天到股市上转一转,便有了喜怒哀乐。

6、她退休在家,不甘寂寞,便参加了居委会的工作。

寂的组词有什么?

寂的组词有:归寂、恬寂、悄寂、悟寂、悲寂、愁寂、慧寂、扣寂、入寂、冥寂、冲寂、冷寂、凄寂、凝寂、圆寂、大寂、孤寂、宴寂、寂历、寂嘿、寂处、寂定、寂寂、寂寞、寂寥、寂寮、寂尔、寂昧、寂泊、寂淹、寂漠、寂漻、寂灭、寂然、寂然无声、寂绝、寂若无人、寂若死灰、寂莫、寂蔑、寂薎、寂谧等。

“寂”,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ì,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寂”的基本含义为静,没有声音,如寂静、寂寞;引申含义为安详闲静,心志淡泊,如寂泊。在日常使用中,“寂”也常做动词,表示佛教称僧尼死为“涅槃”,或叫“寂”,如寂灭虚无。

有关“寂”的成语解释

1、万念俱寂:[wàn niàn jù jì],解释: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出处:王朔《浮出海面》:“脑子同时开着小差,胡思乱想,甚至万念俱寂,视一切于无睹。”

2、万籁俱寂:[wàn lài jù jì],解释:籁:古代的一种竹制三孔箫,引申为响声;万籁:泛指自然界的各种响声;俱:都;寂:寂静。各种声响都静下来了。形容环境非常宁静。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寂天寞地:[jì tiān mò dì],解释: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4、不甘寂寞:[bù gān jì mò],解释:甘:自愿;寂寞:冷落孤独。不情愿、不甘心受到冷落或置身事外。多指急于参与或急于表现自己。引证:唐·朱庆馀《自述》:诗人甘寂寞,居处遍苍苔。

寂的组词有:寂静、寂寞、孤寂、寂寂、寂灭、寂默、寂寥、寂泊、寂然。

一、字源演变

jì从纽、觉部;从纽、锡韵、前历切。

形声字。从宀,尗声。本义是寂静。《说文》:“?,无人声。从宀,尗声。”段玉裁注:“?,今字作寂。”“?”和“寂”是古今字的关系。《楚辞·九辩》:“?兮,收潦而水清。”王逸注:“?,一作寂。

“寂”字从宀,叔声,后来它逐渐代替了“?”字,而“?”被废弃了。隶书中的“?”作“?”,这是在“家”字中减去一撇一捺像“人”的部分,表示家中寂静无人之意。这个俗体在古代文献中很少使用,后来也被废弃了。

二、形容词字义

1.形声。从宀,从叔,叔亦声。本义:静默,没有声响。

例句:

寂,无人声。──《说文》寂寥宇宙。──《四子讲德论》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老子》

寂然不动。──《易·系辞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柳宗元《永州八记》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人视端容寂。──明·魏学洢《核舟记》

俄而寂然。──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寂寂悄悄(悄悄地,不弄出声音地);寂密(隐秘);寂天寞地(悄无声息)

2.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例句: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嵇康《养生论》

又如:寂泊(恬静淡泊,不追求名利);寂漠(清静;恬淡)

3.寂寞;孤单;冷落

例句: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严忌《哀时命》

又如:寂处(寂寞独处);寂漠(冷落;凄凉);寂淹(孤寂滞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