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模型、W模型、H模型有什么区别?
1.软件测试过程模型-V模型是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变种,主要反映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局限性:把测试作为编码之后的最后一个活动,需求分析等前期产生的错误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能发现软件测试过程模型-W模型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在V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千开发阶段的同步测试,形成W模型;测试与开发同步进行,有利用尽早的发现问题局限性:仍把开发活动看成是从需求开始到编码结束的串行活动,只有上一阶段完成后,才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活动,不能支持迭代,自发性以及变更调整51Testing软件测试网3.软件测试过程模型-H模型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Z)q 在H模型中,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于整个产品的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就可以从测试准备阶段进行到测试执行阶段;软件测试可以进行尽早的进行;软件测试可以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51Testing软件测试网测试模型使用51Testing软件测试网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地运用各种模型的优点V模型: 强调了在整个软件项目开发中需要经历的若干个测试级别,并与每一个开发级别对应;忽略了测试的对象不应该仅仅包括程序,没有明确指出对需求、设计的测试W模型: 补充了V模型中忽略的内容,强调了测试计划等工作的先行和对系统需求和系统设计的测试;与V模型相同,没有对软件测试的流程进行说明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H模型: 强调测试是独立的,只要测试准备完成,就可以执行测试
楼上诸位显然暂时未涉猎电力方面具体知识……
首先,楼上说的都对,w和v表示的物理意义很多,但具体到“电力”方面:w是有功功率的单位,v是无功功率的单位。
两者的物理意义完全相同,只是电力学科中约定这么表示,以示区别。也就是说10w=10v,只是前面的10w表示的是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即可以用来做功的能量;而后面的10v表示无功功率,只能在非线性器件中循环振荡,不能用来做功。
PS:w被读成“瓦”,而v被读成“乏(取缺乏之意,表示不能做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