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什么兵役制度 各有什么特点
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主要包括兵农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征兵制、军户制、团结兵制、民兵制、募兵制、卫所制、八旗绿营制等等。
兵农合一制: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六韬·农器篇》)。古代兵器是铜做的,农器是铁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临战才发给。所谓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给正式军队用,乡下保卫团一类的兵,是不能给与的。但是,当敌人打过来时,总不能随便拿着个农器就自卫吧?所以就有《六韬》之说,教其以某种农器,当某种兵器。
全民皆兵制:
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时,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至战国时,却阬降斩级,动以万计。
征兵制:
即征招义务兵。征兵制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几首各朝都有,比较明显的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这一时期的征兵在簋大程度上还带有临时性,制度化的普遍兵役制度还没有建立。
军户制:
所谓军户制,就是把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而民户则只纳租调,不用服兵役。中国历史上采用这一制度的大体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团结兵制:
在武后时期,地方上出现了团结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实行,后又扩展到关内道,其大意是挑选丁户殷赡、身体强壮者充任团结兵,免其征赋,平常要练习弓矢。到代宗时更明确地规定,春夏归农,秋冬集合,并由官府发给兵器、资粮。团结兵是地方兵,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等事务。
民兵制:
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连带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五百家为一都保,设都保正副。家有两丁的,以其一为保丁。其初日轮若干人儆盗。后乃教以武艺,籍为民兵。
募兵制:
募兵制也就是雇拥兵役制度,我国历史上实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宋代的募兵制,在簋大程度上是为了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目的是不再出藩镇割据的局面,而且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发生灾荒的地方,把灾民募为兵。然而募兵大大加重的宋政府的负担,而且应幕的多是泼皮无赖,没有组织纪律性,而灾民为兵又老弱无战斗力,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北宋对外战争负多胜少了。
卫所制:
明代的卫所制和元朝的军户制大体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袭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十二人为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什伍之长,历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数内,明朝则在其外。
八旗绿营制:
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绿营为主。清朝驻防的旗兵,和汉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汉兵,谓之绿旗,亦称绿营。清代中叶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为主,内乱以绿营为主的。
征兵制和募兵制的具体区别
募兵制的词语解释是:以雇佣形式募集兵员的制度。与'征兵制'相对。
募兵制的词语解释是:以雇佣形式募集兵员的制度。与'征兵制'相对。拼音是:mùbīngzhì。注音是:ㄇㄨ_ㄅ一ㄥㄓ_。结构是:募(上下结构)兵(上下结构)制(左右结构)。
募兵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以雇佣形式募集兵员的制度。与“征兵制”相对。
二、国语词典
以雇佣形式招募兵员的制度。词语翻译德语S_ldnersystem[hist.](S,Mil)_,VerfahrenzurRekrutierungvonSoldaten(S,Mil)_
三、网络解释
募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为封建时代兵制的一大变革。宋朝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的屯驻大军等,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灾年招募流民和饥民当兵,是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统治者认为,将壮健者招募当兵后,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这是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对策。招募军伍子弟,也成为宋朝重要兵源。此外,壮健的罪犯也刺配当兵,特别是充当厢兵。在兵源枯竭的情况下,统治者也往往强行抓夫,给民间造成很大的骚扰和痛苦。
关于募兵制的成语
临危制变筑台募士后发制人犬牙相制随事制宜粗制滥造如法泡制
关于募兵制的词语
犬牙相制筑台募士后发制人随事制宜诡形奇制因地制宜以弱制强一夕五制临危制变帷墙之制
关于募兵制的造句
1、第五部分,募兵制对俄国的影响。
2、我们现行的,既不是旧式的募兵制,也不是征兵制,而是第三种兵役制——动员制。
3、在募兵制弥补了卫所军制的缺点,展示其优点的同时,其产生的弊端也越来越多。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募兵制的详细信息
1、性质不同
征兵制和募兵制是有一定的区别,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参军的性质不同,征兵制是国家要求公民按照义务强制性服兵役,而募兵制是国家以出钱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服兵役。
2、驱动力不同
征兵制是每个人都有当兵的义务,具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募兵制则是国家拿出金钱等好处吸引人、鼓励人上战场。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两者的区别,征兵制是责任感驱使,募兵制是用利益去诱惑,它们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扩展资料:
募兵制的弊端
1、军队兵源越来越差,最后成为社会垃圾的收容器。很多流氓地痞走投无路的时候,都会去参军。久而久之,军队的战斗力是会下降的。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但是这种兵上了战场,既没有战斗力也没有战斗意志,可就是拖累了团队。比如:清朝的八旗兵,康乾盛世时,国家富强,外部没有什么大的纷争,军队的训练就松弛了,战斗力显著下降。到了清末的时候,洋人的大炮打开国门时,八旗兵没有丝毫反手之力。
2、募兵制让当兵变成吃粮领饷的职业,职业兵和老百姓完全隔绝。他们对于生产生活,缺乏切实的体验,这很容易导致他们放纵武力。一旦军纪松弛,职业兵就会扰民,变成兵痞恶霸。到了大下大乱时,职业兵就会变成军阀强盗,为害一方。
3、募兵制会让士兵丧失义务感和荣誉感。比如:在宋朝的时候,武将地位地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当兵则更是一种带有鄙夷的色彩。《水浒传》里什么“贼配军”,讲的就是罪犯被发配到边缘的地区当兵,这其实就是骂人的话。军队是犯人待的地方,“发配充军”是最好的体现。
百度百科—征兵制
百度百科—募兵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