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生石膏与熟石膏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应用?

桃子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生石膏熟石膏

生石膏与熟石膏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应用?

1.生石膏的应用:生石膏是中医药材中的一种,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它的成分是CaSO4?2H2O,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它还是单斜晶体,外表明亮。生石膏性味辛、甘,性寒,归胃、肺经,常用于治疗胃火亢盛、头痛、齿痛、湿疹、肺热喘咳等疾病。一般主要是治愈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除湿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也可以做浴汤。

2.熟石膏应用:熟石膏一般是治疗清热力弱,主要外用。它的成分是CaSO4?1/2H2O或(2CaSO4?H2O),熟石膏善止金疮出血,它的形状一般是粉末。而且它和生石膏治疗的疾病不同。熟石膏是治疗各种疾病的发热,包括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和肺支气管感染、免疫病、肿瘤、血液病、烧伤、中暑等疾病之发热,还可以治疗糖尿病、内热之牙龈肿痛、咽痛、口臭

3.生石膏和熟石膏的区别

化学成分性能的区别:生石膏如果从化学角度来讲就是二水硫酸钙,有的还叫做水石膏、软石膏等等,生石膏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水还有三氧化硫,生石膏的晶体是板状的,颜色一般是白色、灰色或者是红褐色等等。而熟石膏主要是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乘以三,硫酸钙含两份子水,两倍硫酸钙含一分子水。因此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用途的区别:生石膏和熟石膏其实是伴随生产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生石灰性寒,具有清热泻火以及除烦止渴的功效。因此对于治疗热性病邪的壮热烦渴、发热咳嗽气喘以及有胃火出现头痛牙龈肿痛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治疗甲型流感、急性气管炎等等。熟石膏是生石膏煅制之后产生的,药效没有那么好,但是可以外用起到收湿敛疮生肌的作用。熟石膏不能代替生石膏不然不仅不会起到治疗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病情

扩展资料:

膏的定义:

膏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主要成分含水硫酸钙及有机物、硫化物、铁盐、镁盐、钠盐以及铬、钴锌等微量元素,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该药有生、熟之分,所谓熟石膏就是将生石膏进行锻制而成。生、熟石膏虽为同物,其功效却明显不同,生石膏多作内服,熟石膏主要为外用。现临床使用时,有时生熟不分,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弄清楚生熟石膏的临床应用异同,以确保疗效。

生石膏和熟石膏怎么鉴别:

我们去购买会发现生石膏和熟石膏一般都是白色的粉末,这让人很难鉴别。我们可以把石膏粉末十克和十五克水搅拌在一起,过十分钟之后如果是干的黏团那就是熟石膏,如果是散渣装湿性的就是生石膏。

石灰和石膏有什么区别

1、生石膏煎剂对人体具有较强的退热作用,且作用快,可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或机体某些功能亢进,从而调节体温中枢。同时,由于发汗中枢被抑制,故有解热而不发汗的特点,适用于高热患者。生石膏内服,经胃酸作用,一部分成分变为可溶性钙盐被机体吸收,使血清钙浓度增加,而抑制肌肉兴奋性,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起到镇静、解痉、消炎等作用。在血清钙离子的作用下,可促进吞噬细胞成熟,发挥该细胞的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利尿等作用。

2、生石膏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又称二水石膏、水石膏或软石膏,理论成分CaO32.6%,SO346.5%,H2O+20.9%,单斜晶系,生石膏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纤维状,白色或灰、红、褐色,玻璃或丝绢光泽,摩氏硬度为2,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3g/cm3。

3、熟石膏的化学式CSOHO碳酸钙,氧化钙,请氧化钙乘以三,硫酸钙带两份子水,两倍硫酸钙带一分子水CCO,CO,COH,COH,COH,CSOHOCSOHOCSOHO石灰主要是氧化钙,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氢氧化钙的浑浊液,石膏是硫酸钙,生石膏是二水硫酸钙。

1、石膏和石灰成分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2、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是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可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等。

3、石灰是一种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是用石灰石、白云石、白垩、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产物,经900~1100℃煅烧而成。石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石灰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范围很广,在我国还可用在医药方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