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钾反应和碘化钾淀粉反应区别
两者成分不同。
后者就是淀粉和碘化钾混合的溶液;前者是淀粉溶液.两种溶液不是遇淀粉变蓝,而是遇碘单质变蓝.且前者遇强氧化性物质,可以将碘化钾氧化成碘单质,而使溶液变蓝,而后者却无此特性。
碘花钾淀粉溶液(用硫酸酸化),滴入少量的次氯酸钠溶液,会立即看到溶液变成蓝色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次氯酸根具有氧化性,而碘花钾淀粉溶液(用硫酸酸化)中的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两者反映生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淀粉碘化钾试纸基本信息
淀粉碘化钾试纸只有在待测物质的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如:双氧水、次氯酸钠、氯气、亚硝酸......等等。可以从碘化钾中置换出碘,与淀粉作用而呈蓝色。不宜在温度超过40℃之环境下使用,因为,碘-淀粉混合物可在此环境下分解,而蓝色会消失。
一般是变蓝的。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 为什么碘遇淀粉或糊精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 以前认为,淀粉能吸附碘,使碘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向短的波长方向移动,棕色的碘液就变成蓝色。同理,支链淀粉和糊精也能吸附碘,不过吸附的程度不同,因此呈现的颜色不同。这种解释的有力根据是碘的淀粉液在加热时蓝色消失。这就被认为是加热后分子动能增大,引起解吸的缘故。 近年来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X射线、红外光谱等)研究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证明碘和淀粉的显色除吸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 什么是包合物呢?直链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螺旋状的长长的螺旋体,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在螺旋外。碘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碘跟淀粉的这种作用叫做包合作用,生成物叫做包合物。 在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中,每个碘分子跟6个葡萄糖单元配合,淀粉链以直径0.13 pm绕成螺旋状,碘分子处在螺旋的轴心部位。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到蓝色。例如,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200~980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32 000~160 000时,包合物的颜色是蓝色。分支很多的支链淀粉,在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20~28,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是紫色的。糊精的聚合度更低,显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等。下表就是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葡萄糖单位的聚合度 3.8 7.4 12.9 18.3 20.2 29.3 34.7以上包合物的颜色 无色 淡红 红 棕红 紫色 蓝紫色 蓝色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在pH=4时最稳定,所以它的显色反应在微酸性溶液里最明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