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蜀记》提到了几类水车
汉武帝有言:“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1]宋人陈耆卿则说:“夫稼,民之命也,水,稼之命也。”[2]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水对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如果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更是水稻生产的命脉。水是自然存在,其用则在人。人要充分用水之利,抑水之害,离不开相应的设施和机具。
中国古代用于排灌的机械种类很多,但可以称为“水车”的只有三四种,即翻车、筒车、井车,再加上刮车。
为什么这几种机具称为水车[3]?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问:车是怎么来的?《淮南子·说山训》:“见窽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见鸟迹而知著书,以类取之。”《后汉书·舆服志》“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以类取之”,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就是:车是按照仿生学的原理创造出来的。车是通过轮子的转动在陆地上载物载人运动的。朱熹说:“车之所以转者,轮也。”[4]水车自然不同于这种任重致远的车辆,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轮”和“转”,——通过不同形式的“轮”的不停息的转动来工作的。筒车被称为“水轮”、“激水轮”,井车被称为“井轮”、“汲井轮”(详后文),自不必说,古人亦有称翻车为“陂下卧轮”[5],为“转动之器,激水而上者”[6],刮车则有“上水轮”[7]之称。均是水车这种特点的反映。正是在这一点上,水车区别于其它的排灌机具。水车发明以前的排灌机具有桔槔和辘轳,它们都是间歇的上下运动。与水车发明同时或以后出现的引水机具有渴乌和机汲。渴乌利用虹吸的原理引水,可以持续工作,但不是依靠机具自身的转动。机汲是通过绞索垂直运动把盛水器提升到一定高度,再通过索道和滑轮水平运动送到目的地。所以它们都不能称为“车”。
水车虽然都是依靠轮轴的转动工作的,但有不同的类型,最主要的是翻车和筒车。翻车和筒车的结构和功能,元王祯《农书》、清麟庆《河工器具图说》等文献已经基本上说清楚了。翻车的车身是长形的木槽,里面有行道板,两端比槽板各短一尺,分别安置大齿轮和小齿轮(链轮)。行道板上下通周有用木销子连结起来的龙骨板叶,形成与链轮连接的板链。翻车装有小齿轮的一头置于水中,装有大齿轮的另一头靠在岸上,大齿轮连结着的大轴两旁有拐木,人们踩动或摇动拐木,大轴即带动齿轮和板链围绕行道板上下循环运动,把水刮上田岸。筒车的车身是一个水轮,轮辐装有受水板,轮周均匀地斜系着挹水筒。水轮通过延长的轮轴架于溪流两岸,轮的下部浸入水中,水流冲击受水板不停转动,周围的挹水筒低则舀水于河,高则泻水至田。井车王祯《农书》缺载,以前人们也不大注意。它是一个立轮联接着带有一串挹水器的链索;立轮置于井口,链索垂于井水中;人畜通过不同装置推动立轮,立轮带动链索旋转运动,从而使挹水器不断把井水提升到井上。刮车是筒车的衍化形式,也是一个带有挹水筒的水轮,但不是流水激动而是人工转动的。
古代的筒车和翻车分别是什么时期发明的
耧车
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播种机械。我国古代的耧车,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因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山,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筒车。
唐朝时的一种提水工具,其水轮用木或竹制成,直立于河边,底部浸入水中,受水流冲击而转动。轮周系有竹制或木制的盛水筒,筒在水中盛水后,随轮转至上方,水自动倾入特备的槽内,流入农田。这种农具历史悠久,唐刘禹锡《机汲记》中已有记载。我国甘肃、宁夏一带所用的筒车,轮径有达20米以上的。当地称为“天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轮泵大量使用后,筒车已逐渐被淘汰。这种工具的最大特点是靠水的冲力来作为动力,完全不需用人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
翻车
中国一种古老的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称龙骨水车。据《后汉书》记载,最初为东汉毕岚所发明。三国时马钧又加以改进,使结构更加轻巧,效率更高,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翻车是使用人力转动轮轴提水的,小型的用手摇,称为拔车;大型的用脚踏,称为踏车。翻车结构除车架外,主要是一具20尺×1尺×0、7尺的木板槽,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长度比槽板两端各短一尺,用以安装大小木轮。行道板是由刮板逐节用木梢子连接起来,犹如龙的骨架,由人力驱动上端的大小轮轴带动刮板,将水刮到木槽上端,连续不断地流入田间。后来又发展成为牛转翻车以及水转翻车和车转翻车。
筒车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
水力筒车。庄周《南华经》记载的汉阴抱翁老人耻用的桔槔,即是竖于井边的提水器械。随着社会的发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来越被重视,先后又出现了戽斗、汲筒、龙骨车(又名翻车)。
翻车
据《后汉书·张让传》记载,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