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包泡脚有什么功效?和用清水泡脚有什么不同?
中药泡脚的好处有哪些?
1、促进血液循环
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低,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热水足浴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同时热水足浴也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从而改善了心脏功能,降低了心脏负荷。有人做过测试,一个健康的人用40-50℃的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男性为13-18倍。可见,热水足浴可使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
2.促进新陈代谢
热水足浴促进了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等等,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3.消除疲劳
当肉体疲劳时,首先出现足部血液循环不良,代谢终产物,钙盐、乳酸微晶体等物质沉积。当某个器官功能不正常或患病时,由于病理反射的影响,使足部的血液循环更为不良,更容易产生沉积物。
4.改善睡眠
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和毛细血管有温和良好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作用,是兴奋的交感神经顺利地向副交感神经转换。副交感神经兴奋后,此时人处于安静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清水泡脚的好处有哪些?1.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曲张
当结束了一天或久站立、久坐的辛苦工作后,回到家泡上脚,热水会通过刺激双足和小腿的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这样可以防止血液瘀阻,尤其是对于穿高跟鞋的女性,可以防止静脉曲张。
2.驱寒、祛湿,防止病从脚下生
常言“病从脚下生”,因为足部位置最低,寒湿邪气重浊,最容易侵犯双足。冬天,爱美的女性为穿着时尚,靴子不够保暖或者裸露脚踝,都给寒邪以可趁之机。还有需要在户外工作或者因天气原因,雨水沾湿鞋子后,身体也容易被湿邪侵袭。热水泡脚,可以防止寒湿邪气从足部侵犯身体,并且身体内有寒湿邪气的人,通过热水泡足可以驱散寒湿邪气。
3.强身健骨,保养身体
从中医经络学的角度,人体的双足上经络穴位丰富,约50余个,其中有肾经的重要保健穴位涌泉穴,热水泡足可以较为持续的刺激涌泉穴,达到保养身体的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的凹陷处,是足少阳肾经的起始处,长期的通过艾灸、揉捏等刺激涌泉穴,能够强筋健步,还能引导虚火下行,对于有心悸、失眠、心神不安症状的人,可起到养心安神,延年益寿的作用。
4.抑菌杀菌,除脚臭
对于喜欢出脚汗、脚臭、有脚气的人,热水泡足还有一大功效就是杀菌抑菌,通过热水的清洁作用,减少脚部的细菌真菌残留,减少气味。并且在用热水泡脚时,放入适量的食盐抑菌杀菌的效果会更佳。
有的时候生病了去医院让医生开药,医生就开了一点中药让拿回去泡脚,泡脚本来就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如果用中药泡脚的话中药的药的药性会通过泡脚来传递到身上去。那么中药的好处有哪些?中药泡脚的流程是什么?我们来看一看。
1、中药泡脚的好处
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中药泡脚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睡前泡脚,可以刺激足底各个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从而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2、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泡脚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还能去除脚上的异味和尘土,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3、防治感冒,祛寒暖身。中药泡脚可激活足底穴位,从而将营养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大脑和全身,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
4、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每晚睡前用中药泡脚可以加强神经系统锻炼,促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5、防治高血压。中药泡脚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气血畅通了,血压也就平稳了。
6、防治关节炎。中药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效果。通过中药泡脚,还可以激活下肢神经末梢,使神经系统上下贯通,消除腿脚麻木。
7、防治脑血管病。天天用中药泡脚,可以保持血液流畅,对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血栓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8、美容减肥。有些中药泡脚还能增强皮肤新陈代谢和分解体内脂肪,使皮肤白皙、身材苗条。
2、中药泡脚的流程
1、泡脚前
需要选择泡脚桶,中药泡脚一般使用木质材料的泡脚桶,这样吸收药物的效果更好;中药泡脚水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要没过脚踝。
2、泡脚时
在泡脚的过程中,最好用手按摩脚部,按摩方法如下: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压揉法: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刮法:用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3、泡脚后
一般泡脚30到40分钟即可,泡脚后,如果觉得中药水脏的话可以用热水洗脚,完成后要注意脚部保温。
那么用哪些中药泡脚最好呢?中药泡脚配方大全,下面为你具体推荐。
3、中药泡脚配方大全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用不同的中药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中药泡脚,对预防、治疗疾病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温肾壮阳
配方药材: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茨实。
2、活血祛瘀
配方药材:丹参、赤芍、泽兰、王不留行、当归、大黄、牛膝、川芎。
3、祛风除湿
配方药材: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
4、消除疲劳
配方药材:党参、北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石菖蒲。
5、_脚气
配方药材: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石菖蒲、蒲公英。
6、改善睡眠
配方药材:五味子、川芎、石菖蒲、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茯苓、柴胡。
7、糖尿病
配方药材:桂枝,生附片,丹参,忍冬藤,生黄芪,乳香,没药。
8、缓解压力
配方药材:桂皮、刺五加、甘草、人参叶、川芎、何首乌、益智仁、菟丝子。
尽管中药浴足简便易行,无副作用,但也并非对任何人都适合。中药泡脚注意事项,下面一起来看看。
4、中药泡脚注意事项
1、妊娠及月经期的妇女不宜进行足浴。
2、各种严重出血病或局部受伤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的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3、恶性肿瘤、肾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等各种危重病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4、急性传染病、外科急症或中毒的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5、正处于大怒、大喜、大悲之中的人不宜进行足浴。
6、身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精神换疾患的人士不宜进行足浴。
7、饭前、饭后三十分钟以内或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的人士不宜进行足浴。
8、足部换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以及较重静脉曲张者不宜进行足浴。
9、属特意体质的人士足浴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足浴。
10、在浴足过程中,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现象,若出现这类现象时,应暂停足浴,平卧休息,待症状消失后在进行足浴。
5、中药泡脚的配方
1、苦参泡脚片
主要成分有:苦参、紫草、大黄、地肤子、黄柏、蒲公英。具体功效是: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抑菌除臭、去脚气、改善湿疹等。
2、五味泡脚片
主要成分有:五味子、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石菖蒲。具体功效是:养心安神、舒肝解郁、改善睡眠。
3、老姜泡脚片
主要成分有:老姜、牛膝、秦艽、肉桂、独活、徐长卿。具体功效是: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改善风湿关节疼痛。
4、丹参泡脚片
主要成分有:丹参、当归、大黄、赤芍、川芎、牛膝。具体功效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
5、参芪泡脚片
主要成分有:党参、北芪、茯苓、陈皮、白术、当归。具体功效是:补益气血、改善疲劳。
6、阳起石泡脚片
主要成分有: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具体功效是:补肾壮阳、温肾散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