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内衣的称呼都有什么,是如何演变的?
古代的内衣,它的称呼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看完涨知识了!
前言:
一说起古代内衣,大多数朋友肯定会回答,不就是肚兜儿吗?小编告诉你,肚兜儿的出现已经是清朝的事情了,古代的内衣,和其他的物件儿一样,也有着它的发展史。
1 、先秦两汉时期:帕腹
先秦两汉时期,女性的内衣叫“帕腹”,形制也非常简单,就是一条长布帕,用其将身体缠紧,因为帕腹上有时候会坠一带子,用于固定在腹部,所以又叫“抱腹”。
秦汉时期,在帕腹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名为“心衣”的内衣,比帕腹多出了可以挂在肩膀上的带子,而长度也从之前的腹部延伸到了裆部,有点像后世的无袖超短连衣裙,不过古代的女子是穿在最里面的。
2 、三国两晋:两当
三国两晋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日渐频繁,所以内衣的形式也借鉴了很多少数民族元素,于是一种叫“两当”的内衣应运而生。
两当是有两层设计,内有衬绵,前可挡胸,后能挡背,前后保暖,对女人的呵护满满。
3 、盛唐:袔子
唐朝是个开放的时代,所以女人对于内衣的追求不再只是为了遮蔽与保暖,更添加了许多性感元素,于是出现了一种叫“袔子”的内衣。
袔子与两当类似,但是没有肩带,是侧开设计,穿上可以起到重塑胸型的作用,搭配半透明薄纱,袔子在其衬托下若隐若现,说不出的万种风情。
4 、宋明时期:抹胸
宋朝出现了胸罩的雏形:抹胸。虽然叫抹胸,但以宋人的保守,其实是从胸到腹部全部遮住的,所以又称为“抹肚”。
明朝社会的开放,让抹胸也跟着进一步进化,抹胸不再完全遮住腹部,而是露出肚脐,后背则用绢带系紧,甚至出现了前面带扣的抹胸,其实已经可以说是胸罩了。
5 、清朝:肚兜
大家最熟悉的古代内衣“肚兜”其实出现在清朝,前面是一块菱形布片,后背袒露,上下有两对带子,材质各不相同,有布条,也有金属,上面一对套在颈部,下面一对则束在后背,穿起了亦是尽显东方女人的婀娜娇媚。
总结:
古代不同时期的内衣都有着那个时代的特点,如果再有人问起你,可就不用再说只有肚兜儿一种了。
现代人普遍着装的内裤,其实是胡人的装束,胡人骑马放牧,骑马放牧移动的时间比呆坐的时间长的多,为了适应这种经济生活状态,北方的胡人并不像中原的汉人一样穿宽体的长袍或者说裙子,而是束腿的裤子,方便活动。
但这种裤子被中原人当做内裤的时间很短,主要就是新出嫁的女子往往遵行的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和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父亲和兄长,都很少见其他的男人,你要让她一下子赤身裸体的站到媒妁之言从未谋面的丈夫跟前,害臊到不行,这时候穿个这样的裤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这种害羞的感觉。
当然,这时候的内裤与现在的不一样,都是开裆的,同时内裤也被当做一个不能轻易示人的东西存在,谁要是没事老把内裤漏出来,那就是轻浮*荡的表现了,因此此时的内裤基本上就是到膝盖处,不能再往下了,配合着下身的长裙可以很好的覆盖到位。
再说到内衣,古代女子“内衣”的变化其实远比内裤大的多,就名字上来说,汉朝的抱腹、心衣,魏晋的两当,唐朝的半露胸装、唐朝的束胸、明清的肚兜兜,当然,古代女子的内衣形制上的变化远没有名字丰富。
比如说汉朝时就是前面覆块布,魏晋时期则前后都有布,唐朝的时候大家影视剧中应该都见过,就是那种半露胸装,在胸部中下部往往还会束一条带子,显得挺拔有朝气,明清的肚兜则在现在仍有使用,这就是古代女子的内衣和内裤了!
除了亵裤,女性的还有“抹胸”、肚兜衣,也是外衣后面的内衬衣服,在设计理念下,“上可覆乳下可遮肚”,形式上往往有单有夹。因为女子整个胸腹全被掩住,也被称之为“抹肚”,既可以保暖,也可以里面穿,一举两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