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关于军事枪械的问题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枪栓机枪

我要说,CS中的枪械动作设定是错误的,COD比较真实,但也要以实际为准。

首先,AK在现实中,发射完最后一发子弹时,枪机被机械结构带动后座,抛出弹壳,然后又在复进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击发位置,一般在回复过程中,将要发射的下一发弹推入枪膛,但是,当弹匣空了的时候,也就没有子弹上膛,此时尽管击针做出击发动作,却没有枪弹出膛,导气式的AK也就没有枪弹燃气来推动枪机,所以枪机也就停留在了待机位置,当换弹匣时,需要用手拉枪栓,使之完成最初的上膛。故而AK在打光了枪弹的情况下,换弹匣,是要拉枪栓的,但是,在枪膛内还有一发子弹的时候,换弹匣,就不需要拉枪栓了,因为只要有一发弹在膛内击发,枪械的自动机构就可以借助枪弹发射是的能量来完成一轮上膛。

接着,分析M4,M4的枪栓实际上是在提把底座后端,其右侧的那个“枪栓”实际上是个枪机到位助推器,是M4的枪机复进不到位时用来手动把枪机复进到位的,而其空仓挂机解脱按钮在机匣左侧。所谓的“空仓挂机”就是当枪械发射完最后一发弹时,其枪机会被锁住,停留在后座位置,这个作用主要是用来提醒射手,子弹倒完了,当换上弹匣时,只要按按下空仓挂机解脱装置,枪机就会在复进弹簧的作用下将新一发子弹上膛,并回到待击位置,不用拉枪栓。一般来说,解脱装置的操作力量比枪栓小,操作更方便,拇指一按,就OK。至于那个像枪栓的助推器,实际当中很少用的。当然了,如果在换弹匣时,膛内有弹,有空仓挂机机构的枪也是不用再拉枪栓或按解脱装置的,同理之前已述。

至于瑞士短剑,我就不清楚了,估计要重玩下COD6,才知道(我通关了,可是没留意这把枪的操作动作)。不过看了下资料,瑞士短剑有空仓挂机功能。

绝对原创,欢迎指正,谢谢。

施瓦茨罗泽M1907/12重机枪

辽十三年式

东三省兵工厂,在沈阳市大东边门外, 是1920年时, 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张作霖不惜血本, 极力扩张, 因此后来居上, 产品齐全, 产量也大。

1924年开始生产13式79步枪, 据说主要仿自捷克毛瑟98/22式步枪, 但是也有说是从奥地利买来了图纸, 13式和国内仿造的其他毛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几乎是毛瑟和日式三八步枪的混合,最大的差异是枪栓的构造, 枪栓内的撞针部, 采用内部弹簧的设计, 拉柄头为橄榄状, 枪栓上无导引助, 因此与平常的毛瑟枪栓不能互换, 枪托使用上下两片式, 枪匣上有两个减压孔。

武器性能

中文名:辽十三年式步枪;外文名:manchuria type 13 rifle;别名:韩氏七九步枪、韩麟春造;枪机结构:旋转后拉式枪机;口径:7.92mmx57 Mauser;制造年代:约1926-1927年。

简介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双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瞄准具: 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口径: 7.92mmx57。

枪管长度: 74.0公分;枪重: 4.27 kg;相容性: Mauser 1989;制造厂: 东三省兵工厂;制造年代: 约1926至1927年;目前状态: 古董。

历史

先是1923年韩麟春任总办, 他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 据说他曾积极参与13式步枪的设计, 因此该枪在国内有称之为韩氏七九步枪, 或韩麟春造, 另外亦有称之为辽造98步枪。

东三省兵工厂的步枪产量, 起初月产400枝, 后来曾达到每月4,000枝之巨。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 日本人捡了个便宜, 成为日本军部的四大兵工厂之一 -东京小仓(Kokura)、 爱知名古屋(Nagoya)、 朝鲜仁川(Inch'on, 日文称为Jinsen; 注)、 满洲奉天(日文称为Hoten, 俄文为Mukden)。 有关东三省兵工厂的其他细节, 请参照兵工史话沈阳兵工厂页。

施瓦茨罗泽M1907/12重机枪

德国武器设计师安德烈亚斯·威廉·施瓦茨罗泽于1902年为机枪的基本设计申请了专利。他随后将其专利权卖给了奥地利的Steyr武器工厂,该工厂在1905年生产了第一批具有施瓦茨罗泽结构的枪支。

经过两年的试验和开发 ,奥匈帝国军队于1907年采用了施瓦茨罗泽机枪; 后来,荷兰和瑞典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也都有使用——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12年对其进行了改进,使用了更坚固的零件和略微重塑的减速杆。

M1907机枪和改进型M1907 / 12枪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机匣与后面的枪管外套之间没有空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陷落,许多施瓦茨罗泽机枪被从奥匈帝国分裂出来的小国家所采用,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许多施瓦茨罗泽机枪还作为战争赔款运到意大利,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使用,主要是在北非战场使用。施瓦茨罗泽机枪的另一个用户是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该国俘获了数千支施瓦茨罗泽机枪。

施瓦茨罗泽机枪的名声虽然被同时期的马克沁和勃朗宁机枪所掩盖,但也有其优点。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动作可靠。它的缺点来自其基本设计,该设计使用气体延迟反冲的方式。此动作需要相对短的枪管,以使膛室压力在弹壳开始离开膛室之前下降;否则它将破裂。

尽管当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将旧的8x50R 施瓦茨罗泽机枪转换为火药推力更大的7.92×57毛瑟弹药时,即使使用更长的枪管,他们也不会遇到高压问题。尽管如此,大多数施瓦茨罗泽机枪在整个使用寿命中都保留了短枪管。

与带有后膛锁定功能的现代枪支相比,这显然限制了枪口初速,从而限制了最大射程和在任何范围内的子弹穿透力。短枪管还要求使用专用的消焰器,以抑制枪口的大量火光,否则会在夜间使射手暴露。

尽管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施瓦茨洛泽机枪仍是很好的武器,并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主要用于装备二线部队,加强防御工事和其他用途上。施瓦茨罗泽机枪是一种采用气体延迟反冲原理的水冷式重机枪,闭膛待机。

该后坐原理需要质量较大的枪机,枪机通过一对肘节柱连接到机匣上。当拉机柄在枪机待发状态时,撑杆向前折叠,其连接轴线位于枪管轴线上方相对较低的位置。发射时,火药气体的压力通过弹壳的底部作用在枪机上。

枪闩的向后运动将撑杆展开,但是由于精心设计的受力通过撑杆和肘节的重新定向,大部分初始压力都传递到了机匣上。后坐时,枪机会压缩巨大而有力的复位弹簧,一旦后坐行程完成,它将迫使其向前并重新进入枪机待发状态。

手柄固定在前撑杆的轴线上,必须向后旋转展开才能使射击循环。施瓦茨罗泽机枪必须使用上油的弹药。 为避免由工厂上油或打蜡的弹药有关的问题,该枪具有内部注油系统,该系统在每次击发前都会向腔室内喷入少量机油。

该系统包括一个位于机匣顶盖中部的储油器和一个由往复枪机控制的小型油泵。弹带供弹系统非常简单,几乎不需要任何新的部件。 主要部分是一个星形轮,位于机匣的左下角。枪机反冲时,通过枪栓和星轮上凸轮表面的相互作用,星形轮旋转一格。?

关于军事枪械的问题

每颗子弹在送入枪机发射之前,必须在供弹过程中进行三个步骤,因此,初始弹带装载需要拉动拉机柄三次。 供弹方向仅从右侧开始,弹壳弹出方向向左。击发系统也是相当简单的设计。 它包括枪机上的单独的撞针,撞针弹簧和密封垫。?

通过连接到延迟撑杆上的杠杆将其翘起,并且该翘起运动会增加施加在枪机上的减速力。扳机位于机匣的后部,一旦扣下扳机,它会握住连接杆,以防当枪机进入待发状态时扳机会跳动烧灼。保险装置位于扳机旁边,除非操作员的左手拇指向前推动,否则会被阻挡无法发射。

双手柄水平放置在机匣的两侧,可以折叠起来进行存储或运输。最常见的安装位置是在三脚架上,脚架的高度可调,并且具有横移和抬高功能。 该枪还可以使用装甲防护罩,这很不寻常,因为它还为水套提供了正面和侧面的装甲防护。另外,为“轻”机枪提供了一个低矮,轻便的三脚架。 该三脚架没有横移和抬高机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