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是什么意思
抬杠是争辩的意思。
抬杠,争辩 táigàng,zhēngbiàn
抬杠,汉语词汇,亦称“抬杆子”,原文指的是通过拎环悬挂容器于其上、由两人抬着的棒子,也有用扛抬运棺材的意思,后常用来形容那些无谓的争辩。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那四个长工里头,有一个原是抬槓的团头出身,只因有一膀好力气,认识 邓九公 ,便投在他庄上。只听他说怎样的‘安耐磨儿’、‘打底盘儿’、‘拴腰拦儿’、‘撕象鼻子’、‘坐卧牛子’一口抬槓的行话。”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姑老爷先不用和我们姑太太抬杠。”
抬杠造句
小李无奈地看着他说:“得,我也不跟你抬杠,你爱吃就吃,反正这饭我请了。”
小刚总是很喜欢跟老师抬杠,同学们都很不喜欢他。
宁交一个抬杠的鬼,不交一个嘴甜的贼。?
如果你能改掉抬杠这个缺点,那么我觉得你将会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
与人抬杠并不是一件特别愉快的事情。
很多网友都把抬杠当成了发泄内心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
“抬杠”是指原指通过拎环悬挂容器于其上,并由两人抬着的棒;亦指争辩,顶牛。
来历:
如果我们读中国古代战争的章回小说,诸如《薛仁贵征东》、《荡寇志》等,当会发现,在两军进入厮杀之前,主帅之间一定先有一场叫骂,而后骂输的一方,立即叫一声「废话少说,留下命来」,开始放马过来相杀。而这种情节绝非小说家的杜撰,正史里也有这样的记载。
另外,由英国的英雄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我们也可看出,当时的维京人和萨克逊人的「马尔顿战役」,两军也是先隔着黑水河对骂,而后才开打。
这种场面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凯撒大帝》里也同样存在。
抬杠斗嘴 抬不过一个「理」字:
综上所述,由语言文化史的研究,我们已知道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无论古希腊、古中国、古代欧洲,甚至非洲和伊斯兰化之前的阿拉伯世界,语言的挑衅、对骂、诅咒等,都曾是战争行为的一部分。
嘴巴是拳头的延伸,嘴巴的奸巧邪恶加上拳头的伤害,造就出了野蛮的过去。两军对垒,必然在开打前先来一阵叫骂斗嘴,比气势、比凶恶,这乃是嘴巴做坏事的古老记录。
而这种战争行为的嘴巴工夫,后来开始以一种文明残迹的方式,变成仪式性的「抬杠」或「斗嘴」,甚至还被转化成俗民生活艺术里以耍嘴皮子为乐的活动,如中国的相声、日本的「落语」(单口相声)、「漫才」(两人相声)。
以及西方各种型态的「抬杠」(Flyting、Fliting、Dozens、Logomachy),它有的以粗取胜,有的以奸巧见长,有的则以刻薄损人为特色。在这种仪式性的「嘴巴假期」里,嘴巴不被当做思考及说理的工具,而是成了「斗嘴」的「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