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赤芍的处方用名 7 赤芍的来源 8 赤芍的采收与初加工 9 赤芍生药性状 10 赤芍的炮制 10.1 赤芍的炮制方法 10.1.1 赤芍 10.1.2 炒赤芍 10.1.3 酒赤芍 10.2 成品性状 10.3 质量要求 10.4 炮制作用 10.5 炮制研究 10.6 贮存方法 11 赤芍的性味归经 12 赤芍的功效与主治 13 赤芍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含量测定 13.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5.4 测定法 13.6 赤芍饮片 13.6.1 炮制 13.6.2 含量测定 13.6.3 鉴别 13.6.4 性味与归经 13.6.5 功能与主治 13.6.6 用法与用量 13.6.7 注意 13.6.8 贮藏 13.7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赤芍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赤芍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赤芍 1 拼音
chì sháo
2 英文参考radices paeoniae rubra [朗道汉英字典]
paeoniae 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eoniae rubra 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ed peony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EONIAE RADIX RUBR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Radix Paeoniae Rubra(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ony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赤芍为中药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芍药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1]。呈圆柱形,稍弯嗌,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乳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赤芍味苦,性微寒[1]。归肝经[1]。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1]。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赤芍生品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瘟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1]。炒赤芍药性缓和,活血止痛而不寒中,可用于瘀滞疼痛,常与川芎、白芷、当归、红花等配伍治疗头部外伤之瘀血疼痛[1]。酒赤芍以活血散瘀见长,清热凉血作用甚弱,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常与当归、狗脊、自然铜等配伍应用[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Radix Paeoniae Rubra(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peony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赤芍的处方用名赤芍、赤芍药、炒赤芍、酒赤芍[1]。
7 赤芍的来源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芍药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1]。
8 赤芍的采收与初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1]。
9 赤芍生药性状赤芍呈圆柱形,稍弯嗌,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乳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10 赤芍的炮制唐代有酒浸一宿(《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
宋代有烧灰(《太平圣惠方》)、焙制(《洪氏集验方》)、炒制(《校注妇人良方》)、煮制(《女科百问》)等[1]。
元代有“泔浸去油,用川椒、葱白煮令黑色,焙用”(《世医得效方》)、煨法(《丹溪心法》)[1]。
明代有酒炒(《景岳全书》),并认为生用“能泻能散”(《蒙筌》)[1]。
清代有酒洗(《外科大成》)、蜜水拌蒸(《本草述钩元》)、醋炒(《本草备要》)等[1]。还提出了“今人多生用,惟避中寒以酒炒,入女人血分药以醋炒”(《本草述钩元》)[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酒炒等[1]。
10.1 赤芍的炮制方法 10.1.1 赤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1]。
10.1.2 炒赤芍取净赤芍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1]。
10.1.3 酒赤芍取净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取出晾凉,筛去碎屑[1]。
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1]。
10.2 成品性状赤芍为类圆形厚片[1]。表面粉白色或粉红色,中心有放射状纹理,皮部窄,周边灰褐色[1]。质硬而脆[1]。味微苦[1]。
炒赤芍颜色加深,偶有焦斑[1]。
酒赤芍微**,略有酒气[1]。
10.3 质量要求本品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1]。赤芍药片含芍药苷不得少于1.5%[1]。
10.4 炮制作用赤芍生品以清热凉血力胜[1]。多用于瘟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1]。如治疗疮疡肿痛的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以及治疗双目红肿、流泪、灼热疼痛的祛风消赤散(《上海中医药杂志》)[1]。
炒赤芍药性缓和,活血止痛而不寒中,可用于瘀滞疼痛[1]。常与川芎、白芷、当归、红花等配伍治疗头部外伤之瘀血疼痛[1]。
酒赤芍以活血散瘀见长,清热凉血作用甚弱[1]。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常与当归、狗脊、自然铜等配伍应用[1]。
10.5 炮制研究赤芍主要含有单萜类化合物,如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等[1]。
关于赤芍是否去皮进行了研究,认为去皮后芍药苷降低,皮部含量占2.54%,髓部仅含1.77%[1]。而白芍则恰好相反,木质部较皮部含量高[1]。另有研究认为,酒炙后没食子酸含量随酒炙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d儿茶精含量呈下降趋势[1]。
10.6 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
11 赤芍的性味归经赤芍味苦,性微寒[1]。归肝经[1]。
12 赤芍的功效与主治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1]。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赤芍生品以清热凉血力胜[1]。多用于瘟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1]。如治疗疮疡肿痛的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以及治疗双目红肿、流泪、灼热疼痛的祛风消赤散(《上海中医药杂志》)[1]。
炒赤芍药性缓和,活血止痛而不寒中,可用于瘀滞疼痛[1]。常与川芎、白芷、当归、红花等配伍治疗头部外伤之瘀血疼痛[1]。
酒赤芍以活血散瘀见长,清热凉血作用甚弱[1]。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常与当归、狗脊、自然铜等配伍应用[1]。
赤芍为眼科常用清热凉血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1)用于火热上炎,血热妄行所致各种眼内出血,白睛溢血等。常与地黄、牡丹皮等配伍。
(2)用于胞睑生疮、眼部瘀血及外伤诸症。本品能凉血活血,散瘀止痛。
13 赤芍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赤芍
Chishao
PAEONIAE RADIX RUBRA
13.2 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13.3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嗌,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乳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13.4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13.5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3.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3.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13.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3.5.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芍药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8%。
13.6 赤芍饮片 13.6.1 炮制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类圆形切片,外表皮榇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13.6.2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芍药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5%。
13.6.3 鉴别同药材。
13.6.4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13.6.5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13.6.6 用法与用量6~12g。
13.6.7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13.6.8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13.7 出处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赤芍片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2、中草药赤芍的功效与配伍3、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用前必看!4、赤芍的功效作用及药方是什么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赤芍是一种中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很少听说,赤芍能散瘀伤、止疼痛、清热、凉血的作用,对于赤芍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以下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1
赤芍的功效
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赤芍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赤芍又叫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赤芍用药禁忌是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名:赤芍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处方名:赤芍、赤芍药、炒赤芍处方中写赤芍、赤芍药指生赤芍,为原药材去杂质,刮去粗皮,晒干,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赤芍为赤芍片用文火炒至**,略见焦斑摊晾,然后入药者。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来源: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
炮制方法:
1、赤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园片或斜片,干燥,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
3、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
1、赤芍:味苦,性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
生赤芍以清热凉血力胜。
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2、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
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
3、炒赤芍: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
赤芍的作用
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赤芍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赤芍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
赤芍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赤芍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赤芍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赤芍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
配生地、牡丹皮等。
1、赤芍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合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
2、赤芍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
(《事林广记》)
3、赤芍治疗血痢腹痛: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一两.上三味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4、赤芍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
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
(《博济方》赤芍药散)
5、赤芍治疗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博济方》)
6、赤芍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7、赤芍治疗急性乳腺炎:赤芍一至二两生甘草二钱.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
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
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二、赤芍的用药禁忌
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2
中药赤芍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
中药赤芍的用药忌宜:血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
恶石斛、芒硝。
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
②《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
③《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
赤芍副作用有哪些?赤芍成分没食子酸的.衍生物没食子酸丙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能明显抑制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等诱导的线粒体肿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正常。
赤芍对正常离体豚鼠回肠无明显作用,但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肠痉挛。
赤芍正丁醇提取物3g/kg皮下注射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肝脏重量,对溶血素生成与迟发型超敏反应无明显影响。
川赤芍提取物对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辅酶A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有显著抑制作用。
赤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草芍药煎剂灌胃,可使家兔血糖暂时升高,窄叶芍药水-醇提取物有显著镇静和一定的镇痛作用,还能提高胃液的酸度,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3
赤芍的副作用有什么呢?
其实赤芍没什么副作用。
但是配以不同的药方,其难免会有一些食用禁忌和禁忌人群。
一般而言,对于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都要慎吃赤芍。
虽然赤芍具有治瘀滞经闭,腹痛,胁痛,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等功效外,但是它毕竟是一种药材。
有句古话不是说是药三分毒嘛,因此,若想食用赤芍的话,最要先咨询一下医生。
赤芍的食用禁忌:不宜大量食用。
即使是水果、蔬菜等人们常吃的食物都不适宜大量食用,更何况是作为药材的赤芍呢。
赤芍的禁忌人群:血虚者慎服。
血虚者要慎重食用赤芍并不是现在所研究出来的,自古代起就有了这个说法。
例如在《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这里的一物就是指赤芍;《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
中草药赤芍的功效与配伍赤芍,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苦,微寒。
归肝经。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赤芍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赤芍的功效和作用
1、解热镇痛:芍药苷,有镇痛作用。
芍药苷对正常体温有降温作用,对人工发热之小鼠有解热作用。
2、抑制血栓形成作用:d-儿茶精与没食子酸乙酯均有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
赤芍可显着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及有抗粥状动脉硬化作用。
3、保肝作用:赤芍注射液静注,对动物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存活率增加,且可降低谷丙转氨酶。
4、抗菌作用:赤芍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及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芍药苷有较弱的抗炎作用。
5、镇静抗惊厥:芍药苷有镇静作用,可延长环已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
对士的宁诱发的惊厥有对抗作用。
6、增加冠脉血流:芍药苷及d-儿茶精能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
升高血小板的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
7、平滑肌解痉作用:芍药苷有作用,对肠,胃,及子宫等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
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
但芍药根的提取液则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轻度上升,改善食欲。
8、降血糖作用:家兔口服草芍药煎剂,血糖可暂时升高,旋即下降,至5-6小时后恢复正常。
赤芍的配伍
1、治痘疹不能发出,则用紫草3克,芍药3克,甘草1.5克,木通2克,蝉蜕7个,用水煎服。
2、用于妇人血瘀经脉不通,则用马鞭草120克,荆芥120克,桂心60克,当归60克,枳壳60克,赤芍60克,川芎60克,牡丹皮30克,为末,每次服12克。
治痛经可和当归,香附,乌药,延胡索配伍。
治产后瘀血腹疼,则用当归,川芎,赤芍,炮姜各等分,为散。
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可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
3、用于痈肿疮毒,经常和银花,连翘,天花粉,当归等同用。
如果治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疼,经常和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同用。
4、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则用赤芍9克,蒲公英9克,黄花龙牙9克,桃仁6克,丹参6克,泽兰6克,川楝子6克,王不留行6克,白蔹6克,菊花18克,穿山甲2克,皂角刺6克,制成栓剂。
赤芍的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
赤芍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
”
2、《名医别录》:“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
3、《本草从新》:“白芍药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血中之滞。
赤白各随花色,单瓣者入药。
”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用前必看!赤芍,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苦,微寒。
归肝经。
那么,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吧。
赤芍,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苦,微寒。
归肝经。
那么,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吧。
一、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功效
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赤芍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赤芍又叫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赤芍用药禁忌是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名:赤芍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处方名:赤芍、赤芍药、炒赤芍处方中写赤芍、赤芍药指生赤芍,为原药材去杂质,刮去粗皮,晒干,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赤芍为赤芍片用文火炒至**,略见焦斑摊晾,然后入药者。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来源: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
炮制方法:
1、赤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园片或斜片,干燥,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
3、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
1、赤芍:味苦,性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
生赤芍以清热凉血力胜。
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2、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
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
3、炒赤芍: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
赤芍的作用
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赤芍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赤芍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
赤芍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赤芍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赤芍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赤芍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
配生地、牡丹皮等。
1、赤芍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合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
2、赤芍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
(《事林广记》)
3、赤芍治疗血痢腹痛: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一两.上三味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4、赤芍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
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
(《博济方》赤芍药散)
5、赤芍治疗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博济方》)
6、赤芍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7、赤芍治疗急性乳腺炎:赤芍一至二两?生甘草二钱.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
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
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二、赤芍的用药禁忌
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以上就是我为您介绍的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赤芍的功效作用及药方是什么赤芍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草药,经常用到的地方就是用于止痛、凉血。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赤芍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赤芍的功效
抗血栓形成作用。
赤芍煎剂15-20g(生药)/kg给大鼠灌胃,使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对血凝有显著抑制作用。
降血脂作用。
赤芍浸膏片5g(生药)/kg,每日服1次,连用10-15星期,使高脂血兔的血浆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显著降低。
抗动脉硬化。
赤芍抗动脉硬化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蛋白组分比值、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减少钙沉积于动脉壁,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TXA2/PGI2平衡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动脉壁内cAMP浓度等有关。
保肝作用。
赤芍注射液3.3mg/ml,1.67mg/ml和0.7mg/ml,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有良好影响。
抑制体液免疫。
可显著抑制溶血素生成,其醇提物对小鼠脾脏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痉和抗胃溃疡。
芍药苷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能抑制胃、肠、子宫等平滑肌痉挛。
芍药苷和丹皮酚能显著抑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和胃酸分泌。
调节T淋巴细胞。
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对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小鼠,赤芍对淋转无影响,但可使抑制性T细胞(TS)的异常增高平抑至正常水平,表明能抑制Ts功能。
抗变态反应。
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赤芍的作用
1、清肝明目
赤芍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等病症。
2、清热凉血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
因此赤芍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3、抑菌
赤芍可以抑制多种球菌、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4、散瘀止痛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
5、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赤芍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的流量,改善神经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及电刺引起的心脏纤颤,降低肺动脉压门脉高压,改善血运功能。
所以,赤芍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6、抗血凝作用
赤芍药煎液与没食子酸乙酯,能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因此对于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有重要作用。
赤芍的药方选录
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
赤芍药100克黄柏100克(以蜜拌合涂炙令尽锉)。
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5克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
治疗血痢腹痛:
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50克。
上三味捣筛每服15克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圣济总录》芍药汤)
治疗五淋:
赤芍药50克槟榔一个(面裹煨)。
上为末每服5克水煎空心服。
(《博济方》)
治疗急性乳腺炎:
赤芍50——100克生甘草10克。
水煎服。
如发热加黄芩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香附子、赤芍药。
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
(《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治衄血不止:
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
(《事林广记》)
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
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
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
(《博济方》赤芍药散)
胫腓神经炎:
桑枝50g酒赤芍30g薏苡仁15g水煎服,有良效。
猜你喜欢:
1.犀角地黄汤药方的介绍
2.中药养生泡脚配方大全
3.不育的中药方
4.藏红花药方选录
5.川赤芍的药方选录
6.中药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赤芍片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赤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片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