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近视,远视,老光的区别什么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1)阅读数 3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近视远视

老花与近视的区别:

老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人到了40岁就开始出现,是由于晶状体的调节力下降,导致看近不清.而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分先天和后天两种

花镜(即凸透镜)是可以防止眼看近时的疲劳,因为正常视力1.5(即5.2)人眼看近30公分需要的调节约为3D(即+300度).你的视力左眼5.1.右眼4.8.建议去专业眼科医院做个散瞳验光,就知道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了,如果是真性近视,可根据验出的光度减去+300,就是你需要带的凸透镜度数了.例如:验出的光度

左-0.50度

右-1.00度

看近需要凸透镜的度数是 左+2.50度

近视,远视,老光的区别什么

右+2.00度

近视:眼球凸起,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老花和远视不一样。

远视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因而要看清远距离目标时,远视眼需使用调节 以增加屈光力,而要看清近目标则需使用更多的调节。当调节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时,即可出现近视力甚至远视力障碍。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主要表现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视物疲劳。远视自幼发生。

远视眼,如果视力正常,又无自觉症状,不需处理。如果有视力疲劳症状或视力已受影响,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片矫正。

远视程度较高的,尤其是伴有内斜视的儿童应及早配镜。随着眼球的发育,儿童的远视程度有逐渐减退的趋势,因此每年还须检查一次,以便随时调整所戴眼镜的度数。

除配戴凸镜矫正外,还可以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老花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随着调节力下降,从四十岁左右开始,无论有无近视或远视均会发生老花。表现为将阅读物放远些才能看清楚,到一定时候需用正透镜帮助看清。

老花眼用凸透镜矫正

近视眼: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系统作用,成像在视网膜前,视网膜上的印象模糊不清,看远时视力不好,但看近目标时因为光线是分散的,成像仍能落在视网膜上,因此近视力并不受影响。造成近视屈光状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超越正常长度,或由于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过强所引起。近视眼的成因尚未彻底明了。高度近视眼有遗传性可以肯定。父母有高度近视时,其子女得近视的机会要比一般人多,但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和青年学生患近视较多,它告诉我们长期的近距离工作与近视眼发病之间似有密切联系。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更可加速近视发展。如在光线不足或光线不稳定的环境下阅读,书本或工作目标与眼球的距离过近,用眼时间过长等等。全身的健康状态对近视的发生、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劳逸不当,营养不良,生活不规律,不注意锻炼身体等都可促进近视的发展。

鉴于近视多起始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在学校中 大力开展近视眼的防治工作就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与家长都应关心孩子的用眼卫生,保持教室良好照明,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不要躺着或在乘车时看书,阅读时间不要太久,适当注意休息和进行户外活动。

近年来对近视眼的治疗进行了许多探索,但尚无肯定的结论。对低度近视、发病时间不久的青少年,可试用针刺、做眼保健操、戴用者光镜片或滴睫状肌麻痹剂等,这些治疗对部分人的视力可能获得暂时性的改进,但必须同预防措施密切结合,否则难以收到切实效果。目前,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仍然是配戴眼镜,戴镜后视力提高了,不但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且可减少限疲劳症状,对防止近视进一步发展也有好处。

远视眼:由于眼球的屈光力太弱或眼球前后轴比正常的短,外界物体的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的后方落像。为要保持清晰的视力,远视患者不论看近看远都要运用调节力量,看近目标时更为需要,因此常伴有头痛,特别是额部胀痛、眼球酸痛、看书写字不能持久等视力疲劳现象。

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片矫正,矫正应尽可能充分,儿童必须先用阿托品扩瞳验光,才能配上适当的眼镜。

散光眼: 散光是指眼球表面,特别是角膜面各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某一方向的屈光力较另一方向强或弱,使视网膜上的成像不在同一平面上。散光有近视散光和远视散光之分。散光也可引起视力疲劳症状,配眼镜后要经常戴用。

老光眼: 人到了一定年龄,晶状体质地变硬,弹性减退或消失,因此,晶状体能自行变厚以适应看近目标所需要的能力(调节能力)也随之衰退,看书、写字或做外线活时就感到困难,要放得远些才看得清楚。

出现老光的年龄并不一致,同个人的健康和屈光状态有关,平均年龄约在45岁左右。老光眼镜只是在阅读、书写或做精细的近距离工作时才戴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