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苏打粉是生粉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11个月前 (12-21)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生粉淀粉

1、苏打粉不是生粉。\x0d\  2、苏打粉简介\x0d\  苏打粉又称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品,但不存在毒性。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碱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x0d\  3、生粉简介\x0d\  生粉是食谱中常出现的名词,多是用来勾芡用的,在大陆使用的生粉是马铃薯粉,在香港使用的生粉为玉米粉,而在台湾惯用的芡粉则为太白粉,是用土豆或木薯制成的。生粉在中式烹调上除了勾芡使食物产生滑润的口感之外,亦常用来做为软化肉质的腌肉料之一。生粉的用途很广,可以作炒菜时的调料,也可以做凉粉,还可以用来摊煎饼,最主要用于肉类原料加工时上浆、勾芡等。

生粉和食用碱粉的区别

1、“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常利用此特性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iknow-pic.cdn.bcebos.com/42166d224f4a20a4e48185689c529822730ed086"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2166d224f4a20a4e48185689c529822730ed08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2166d224f4a20a4e48185689c529822730ed086"/>

2、“苏打”是碳酸钠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aHCO3,前者碱性更强一些。后者加热后会转变成前者

3、“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体,在餐饮业又称芡粉,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贮存在种子和块茎中,各类植物中的淀粉含量都较高。勾芡用的淀粉,又叫做团粉.

*烹调用的淀粉,主要有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玉米淀粉等。

/iknow-pic.cdn.bcebos.com/b64543a98226cffc76dd061db5014a90f703eaae"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64543a98226cffc76dd061db5014a90f703eaa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64543a98226cffc76dd061db5014a90f703eaae"/>

生粉和食用碱粉用途不同。

食用碱粉是一种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能使干货原料迅速涨发,软化纤维,去除发面团的酸味,适当使用可为食品带来极佳的色、香、味、形,以增进人们的食欲。

生粉多是用来勾芡用的。除了勾芡使食物产生滑润的口感之外,亦常用来做为软化肉质的腌肉料之一。生粉的用途很广,可以作炒菜时的调料,也可以做凉粉,还可以用来摊煎饼,最主要用于肉类原料加工时上浆、勾芡等。

扩展资料:

食碱属于无机物,本身没有什么营养成分,但在食品烹调中的作用却不可低估,食碱的水溶液是电解质,可使食品原料(如鱿鱼)中的蛋白质分子吸水能力增强,加快原料的涨发速度,但要注意掌握好用碱数量、方法和时间,以防食物原料发得过透、过烂甚至变质。

生粉就是淀粉,可以有很多种,在大陆一般指玉米淀粉。在澳门使用的生粉是马铃薯粉,在香港使用的生粉为玉米粉,而在台湾惯用的芡粉则为太白粉,是用土豆或木薯制成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食用碱

百度百科——生粉

苏打粉是生粉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