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中cc和mcc的区别
DRGs 中CC是并发症合并症典库定义为标准,对本研究中的纳入病人的次要诊断进行标记。MCC是 发症合并症具体做法先判定病例次要诊断是否属于此病。
案首页是医保支付的数据源,其中的诊断影响医保付费,绩效评价(财政拨款),临床重点专科评价,从而影响医院成绩和经济收入,这个连锁反应就是诊断编码经济链,重视病案首页质量检测是解决医保支付数据源客观、准确的唯一办法。
本文通过基于病案首页数据的医保支付(DRGs付费)下病种与病组区别的实例讲解,希望让医院能更好地迎接新一轮医疗付费改革。
病种付费与DRG病组付费两者异同点,相同点数据源住院病案首页,关键字段诊断,关键字段手术操作,不同点一种病一组病,合并症,一种病与一组病。
病种付费单独1组(1个病种),DRG归入7组,FB19-心脏辅助系统植入
FM13-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伴有一般并发症或伴随症。
FM17-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入院5天内死亡或转院,FJ11-循环系统其他手术,伴有严重并发症或伴随症。
FJ13-循环系统其他手术,伴有一般并发症或伴随症,FK19-循环系统诊断伴随呼吸机支持,FD23-先天性心脏病常规手术,伴有一般并发症或伴随症。
法律分析:DRG主要依赖临床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诊疗规律进行分组,整个过程存在较多人为的筛选、归并操作,且分组一经形成,相对固定,组数一般在1,000组以内。而DIP则是基于客观数据,直接以主要诊断和关联手术操作的自然组合形成病种,以各病种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价关系形成病种分值,再考虑年龄、并发症和伴随病因素对付费进行校正,从而实现精细化、个性化支付,病种数一般在10,000项以上。
法律依据:《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试行)》
第一条 DIP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原创付费方式。DIP以大数据为支撑,把点数法和区域总额预算相结合,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推进医保基金平稳高效运行。
第二条 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按照国家医疗保障政策要求,积极推进DIP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做好协议管理,开展数据采集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区域总额预算管理,制定分值等指标,开展审核结算、考核评价、稽核检查,做好协商谈判及争议处理等经办管理工作。同时,建立激励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激励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与DIP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序推进与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结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