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领养、认养、收养有什么区别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1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收养人子女

在实践中,如果有夫妇因种种原因想要从外面领养孩子的,那么领养、认养、收养有什么区别?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如果夫妻双方因种种原因不能成功生养孩子想从福利院等机构领养孩子的,收养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法律对收养关系作了明确的相关规定,那么领养、认养、收养有什么区别呢?下面跟着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领养、认养、收养有什么区别

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养”,就是法律上的“收养”,指通过合法手续,自愿把别人所生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孤儿,收作自己的子女来抚养。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收养人称为养父、养母,被收养人称为养子、养女。

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虽不是由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但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一经合法成立,就应视为血亲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与亲父母子女相同,双方均不得虐待和遗弃。养子女和亲生父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因领养关系的成立而终结。

收养行为是一种设定和变更民事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行为,它涉及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对老年人的赡养扶助以及财产继承等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

领养、认养、收养有什么区别

收养这一法律行为的目的在于使没有父母子女关系的人们之间产生拟制的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一般说来,送养人为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收养人为养父和养母(单方收养时是养父或者养母),被收养人为养子或养女。

认养其实也是法律上所说的“收养”,认养指的是公民从孤儿院、福利院等机构通过法定手续收养婴童。这种认养行为是有法律效力的。

收养的效力:

收养行为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便产生两个方面的法律效果:

(一)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产生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

(二)对被收养人及其生父母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以及基于此的其他亲属关系同时消灭。

二、收养孩子的条件

(一)作为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

2、年满三十五周岁。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

3、无子女。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也可不受此限制。或者虽有一名子女,但该名子女患有精神病等严重疾病,将来无法尽赡养义务的,也可收养一名健康的小孩。

4、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如有正当的职业或可靠的经济来源,能够照顾被收养人的生活并可负担其相应的经济开支等。但收养成年人除外。

5、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6、有正当的收养目的,不违背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及国家计划生育的规定。如果是为了玩弄女性或长期姘居而收养异性子女,就不能允许。

7、收养人有配偶的,须征得配偶的同意;而且必须由夫妻共同收养。

8、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但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

(二)作为被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1、不满十四周岁。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

2、丧失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或者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肠子女不受此限制)的小孩。

3、被收养人年满十周岁的,须征得其本人同意。被收养人已有配偶的须征得其配偶同意。

(三)作为送养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1、必须是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生父母。但父母对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不受此限制。

2、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自己子女。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的也不受此限制。

3、如果被收养人是没有父母的孤儿,其监护人可作为送养人,但必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如果被收养人是无监护人的孤儿,社会福利机构可以作为送养人。

4、生父母送养子女,须父母共同送养。但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如果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

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最新领养、认养、收养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内容。综上,领养、认养、收养在法律上指的是同一层法律关系,收养人要符合法定条件走法律程序才可以成功。

1、法律关系的依据不同。收养关系是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必要的法定手续或民间契约或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事实上的抚养关系。如果需要解除收养关系,也是要通过必要的法定程序办理手续。寄养关系是依据当事人的口头约定而产生的,不必办理任何法律手续,随时都可以由双方协商决定。

2、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不同。收养关系一般要双方长久地共同生活,而寄养则是临时的,短暂的。

3、最重要的是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收养关系成立后,我国《收养法》规定,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按此规定,基于收养的拟制效力,养父母养子女关系与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具有同的法律意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