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字辈和堂号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
堂号是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著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
扩展资料
字辈起源:最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唐朝。比如:韩氏字辈是唐朝韩愈谱写的。
堂号起源: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例如:孟姓的“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
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百度百科-堂号
百度百科-字辈
涉及辈分的叫派行,排行取名并不能解决家族内部成员上下左右的辈分纵横关系,只是到了明初以后逐渐时兴起来的用派行取名,上至皇室贵胄,下至黎民百姓,都采用派行取名,才从真正意义上理顺了家族内部成员之问的辈分关系,有别于长幼尊卑,维护封建的宗法制度。所谓派行,也可以叫辈行、辈分、班行等,是某一家族在修家谱时,预先选定一些字,这些被选用的字都是能表达美好愿望的字,字选吉祥,词征富丽,如五世其昌、光宗耀祖、龙凤呈祥、紫气东来、诗礼传家、万世流芳等等,把这些选用的字用四言、五言、七言一句连贯起来,谓之派语,或叫班行诗、字辈语。派语要载人家谱,具有宗法的权威性和历史的连续性。俗曰:“派为谱之纲也,辑谱定派则大纲既举,万目斯张。”族人在取派名或叫谱名时,必须严格按辈分高低依次选取派语中相应字辈的字,或放在双名的中问,或放在后面。派行取名,据说源于明朝开国君王朱元璋。
排行和派行没有严格区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