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高手谈谈迅驰
以前的迅驰1234实际是迅驰1代,迅驰2是真正的2代产品.优越性么从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等都有一定的提升.而且更省电,待机时间更长.cpu是采用45nm的技术发热量更低性能更强大..内存加入支持ddr3,硬盘的读取速度也比原来快不少,在vista系统评分中硬盘已经不是最瓶颈的了,显卡更好这个不用说了吧..
迅驰的定义比较严格,必须cpu,芯片组,无线模块全部符合定义才能叫作迅驰..下面给你几个链接里面解释得比较清楚,非迅驰类笔记本应该分为几大类,第一种是无线模块没有采用intel的,所以不能成为迅驰..但是这种机器的性能和迅驰几乎一样.没有区别..第二种是amd平台的..最近新出的puma平台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很适合中低端笔记本使用的..第三种阿..几乎不存在了..就是用台式机的硬件代替..现在很少有这种机器了...
绝对原创..希望能给我分谢谢
http://nb.zol.com.cn/98/989648.html
http://nb.zol.com.cn/81/819105.html
什么是所谓的迅驰技术?笔记本支不支持迅驰技术有什么区别?
2003年是笔记本电脑的一个丰收年,这不仅体现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保持了很高的增长率,还诞生了专为笔记本电脑独立设计的移动处理技术——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
迅驰技术的诞生有其深刻的市场应用背景:按照Gartner Dataquest的预测,从2003年到2007年,全球笔记本电脑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3%~15%,其增长率远远超过台式机;另一方面,从笔记本电脑用户群构成比例上看,轻薄型产品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而全尺寸产品的需求则呈不断下降趋势。按照英特尔的预测,到2007年,全尺寸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将由2003年的42%下降到30%,而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则从37%上升到51%。
笔记本电脑用户群移动性的增强给移动处理器的设计带来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处理器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严格控制功耗,另一方面与随身办公相适应的无线联网应用需求急剧增长。长久以来移动处理器在桌面处理器架构基础上降低核心电压并引入节能设计的模式在笔记本电脑性能大幅提升但移动性不断增强的市场需求下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尽管迅驰具备的Pentium M处理器、i855芯片组和WLAN连接功能并非不可替代,但其倡导的高性能、低功耗、无线连接和轻薄移动俨然成为了笔记本电脑发展的潮流。
而迅驰的诞生确也给笔记本电脑带来了新的活力:从形态上看,市面上越来越多的产品更加轻薄和易于携带,电池寿命和系统性能不断提升,并极大地激起了用户的购买热情——娱乐笔记本电脑、女性笔记本电脑、宽屏笔记本电脑、迷你笔记本电脑等各类市场细分产品也搭乘迅驰快车迅速普及;迅驰的火爆也激起了众多移动处理器厂商的关注和跟进,威盛的汉腾(Antaur)、全美达的Crusoe TM6800和AMD的Athlon 64-M处理器在此后相继问世,市场空前热闹。迅驰的普及还带动了笔记本电脑各部件性能的快速升级:9.5mm Combo、ATI和nVIDIA的顶级移动显示卡、7200rpm笔记本电脑专用硬盘纷纷出笼,使系统性能大幅提高。
正因如此,迅驰诞生以后迅速得到了笔记本电脑厂商的追捧:无论是国际大厂IBM、Dell、三星、东芝和HP,还是国内的老牌笔记本电脑厂商如联想、方正等都纷纷跟进,还吸引来长城、夏新、华禹邦甲、大亚东海等诸多“后生小辈”的参与。
可以说,迅驰已经成为“激活”2003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最大功臣。同时,其内置的无线上网功能则进一步拓展了笔记本电脑的应用和市场空间,再加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英特尔等巨头对无线公共热点的大力推广,使无线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完善;同时,对于消费用户来讲,迅驰笔记本电脑不仅小巧,易于携带,还一改大多数笔记本电脑以往老大笨粗的不佳形象,成为漂亮的时尚伴侣,伴随着价格的下降,在欧美、日本等笔记本电脑高度普及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很多消费者第一次购机即选择笔记本电脑的趋势。
迅驰开创了一个时代,将已经习惯了用绝对速度衡量机器好坏的用户重新又拉回到了理性的轨道上来,同时使2003年成为笔记本电脑真正崛起的一年。
迅驰是intel的移动计算技术 不是CPU 它们不能划=号 OK?
迅驰最新技术是迅驰三代Napa平台 2006年01月9日 在中国发布
Napa是Intel第三代移动技术平台的名称,它由Intel 945系列芯片组、Yonah Pentium M处理器、Intel 3945ABG无线网卡模块组成的整合平台,相对于第二代迅驰Sonoma平台最大的技术提升有,系统总线速率提升到667MHz,Yonah处理器推出单、双核技术并且采用65nm制程,IntelPro/Wireless 3945ABG无线模块则开始兼容802.11a/b/g三种网络环境。其中,Yonah Pentium M处理器开始引入双核技术,是这次Napa的一项重点技术。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事业部总经理马宏升表示,第三代迅驰平台是首个用于笔记本的双内核处理器平台,
英特尔方面介绍称,新平台的核心组件是采用英特尔的65纳米制程技术制造的双核处理器,而基于双内核技术的酷睿双内核处理器改写了计算规则,可以提供突破性的性能以及超低的能耗。
第一代迅驰和第二代迅驰对比
发布日期———— 迅驰I(2003.1.9)————迅驰II(2004.1.19)
处理器——————— Banias——————————Dothan
工作频率—————900MHz至1.7GHz————1.7GHz至2.13GHz以上
二级缓存———————1MB———————————2MB
前端系统总线————400MHz——————————533MHz
制造工艺——————0.13微米————————0.09微米
芯片组—————Intel 855系列——————Intel 915(Alviso)
支持内存———————DDR ——————————DDR/DDR2
图形接口——————AGP 8X —————————PCI Express
音效芯片——————AC 97———————————Azalia
扩展接口 —————PCMCIA —————————ExpressCard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