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ka-lg中的pka是什么(以醋酸和醋酸钠为例)
pKa是指对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做负对数运算,pKa=-lgKa。
醋酸电离常数Ka=1.8x10^-5;
PKa=-lg1.8x10^-5=4.74(和PH计算意思一样,取负对数);
如果醋酸和醋酸钠缓冲溶液判断为酸性;
PH=pka-lgc酸/c盐;
缓冲溶液判断为碱性;
POH=pka-lgc酸/c盐;
磷酸二氢钠,是酸按磷酸的ka2计算。
扩展资料;
由于在不同的酸这个常数会有所不同,所以酸度系数会以常用对数的加法逆元,以符号pKa,来表示:一般来说,较大的Ka值(或较小的pKa值)代表较强的酸,这是由于在同一的浓度下,离解的能力较强。
利用酸度系数,可以容易的计算酸的浓度、共轭碱、质子及氢氧离子。如一种酸是部份中和,Ka值是可以用来计算出缓冲溶液的pH值。在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方程亦可得出以上结论。
百度百科-pKa(酸度系数)
pka的计算公式是-lgc(H?)。
化学pk值计算公式:Pk=-lgc(H?)。pK值即解离常数(pKa),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解离度的溶质的的极性参数。解离常数给予分子的酸性或碱性以定量的量度,Ka增大,对于质子给予体来说,其酸性增加;Ka减小,对于质子接受体来说,其碱性增加。
荧光法在测定物质解离常数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此方法的依据是:具有荧光的物质溶液,在不同的浓度下会有不同的荧光强度。因此若改变溶液中的物质浓度,溶液的荧光强度也会相应改变,可以根据溶液荧光强度的变化所对应的物质浓度变化来得到物质的解离常数。
薄层色谱pH法是依据色谱体系pH值与离解性物质的Rf(分配系数的函数)值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实质是:将等量待测物通过点样吸附到经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处理过的薄层色板上,然后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展开,这样就能测得待测物质一系列的Rf值。用Rf值与对应的pH值作图。
可得到该物质pH—Rf特征曲线,依此特征曲线,可知其解离常数。薄层色谱pH法样品用量较少,实验设备简单,但是实验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要严格控制薄层板的pH并且配置不同pH的缓冲溶液繁琐,因此未得到广泛应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