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与身份地位之间的关系,你了解吗?
1、 白丁没有学识的人
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2、 纨绔富家子弟
汉语词语,指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该词语在《红楼梦》第一回"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中有提及。
3、 巾帼女性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
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四、布衣平民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五、缙绅宦官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缙,插也,插笏於绅。'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故事:官批讼牒,必以朱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系缙绅,则用圈焉。"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6、 赭衣囚犯
借指罪犯。唐杜淹《寄赠齐公》诗: "赭衣登蜀道,白首别秦川。" ●《荀子?正论》: "杀,赭衣而不纯。" 赭衣: 赤褐色的衣服。不纯:衣服不镶边,此指没有衣领。相传古代囚徒身穿无领的赤褐色衣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