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歌谣 儿歌 诗歌有什么不同

乐乐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童谣诗歌

三者从形式、创作过程、受众群体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如下:

歌谣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最贴近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其中原始歌谣标志着我国诗歌的起源,在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歌谣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分,有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按形式分,有欢、西、加、比论等。梅山歌谣的种类和形式也很多,山歌、情歌、傩歌、号子都各具特色。河南时政歌谣富有传统特色:

一、敢于把矛头宜指最高统治者,公开揭帝后之短、之丑、之劣、之毒;

二、对宦官、外戚、奸臣把持朝政、祸国殃民现象深恶痛绝,大胆谴责;

三、对清官廉吏的歌颂总是发自肺腑由衷赞美,流露出无比的敬爱之情;四,富于现实性、政治性和斗争性,感情强烈,爱憎分明,语言形象生动,简短有力。

儿歌

(nursery

rhyme),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福建浦城儿歌《月光光》。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近年“彭野新儿歌”很有时代感;另有梁静茹的歌命名为《儿歌》。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很多类别。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与童谣的差别

民谣:

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

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

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歌谣 儿歌 诗歌有什么不同

童谣:

童谣也称儿歌,是流传于儿童之间的歌谣,它以说为主,也有连说带唱的,还有一唱到底的。

之所以代代流传,除了浅显生动、韵律响亮、诙谐风趣,主要是特别适合儿童的心理。

婴幼时多是大人说孩子听,大一点才在玩伴之间传唱。

其实孩子们对于唱词儿并不深解其意,似懂非懂,只是觉得好听好玩儿,自感愉悦而已。

而我至今依旧喜欢听老北京童谣,恐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京味儿十足——儿化韵的念白和小调,听起来是那么有辙有韵,有滋有味。

1、概念不一样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2、特点不一样

童谣主要有三个特点: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讲究押韵。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3、历史起源不一样

童谣历史悠久,最早始于《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列子》中记载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

译文:?心中真忧闷呀,姑且放声把歌唱。?

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百度百科-童谣

百度百科-诗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