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宽度925像素高度655水平分辨率72DPI垂直分辨率72DPI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系列处理器

不知道你的照片在电脑上效果怎么样,暴光度是否合适,你说的照片如果按照标准的照片分辨率300DPI来出片最大只能出到7.83x5.55厘米,而正常5寸照片的尺寸是8.9X12.7厘米,你这照片经过裁切就更小了,只能软件插值,但基本看也算凑合.如果想照片更清晰点建议出三寸的更好点6.3×8.9厘米

海尔656和655冰箱区别

主板:

前两个字母以“P4或P5”开头,

“P4”表示为CPU的插座为SOCKET478针脚,“P5”则意为CPU的插座为LGA775。

第三字母为主板所采用的芯片组的说明,具体如下——

“A”意为使用的是INTEL925的芯片组。

“G”意为使用的是INTEL915的芯片组。

“P”意为使用的是INTEL8系列的芯片组,例如845PE,848P,865PE,875PE

“V”意为使用的是VIA系列的芯片组。

“S”意为使用的是矽统系列的芯片组。

“U”意为使用的是扬智系列的芯片组

第四字母定义如下——

当是P5的主板时,第四和第五字母表示为内存的内型。如“D1”表示DDR,“D2”表示DDR2。“DC”表示即支持DDR也支持DDR2。

当是P4的主板时,视情况而定。

还有其他的到第四位就是数字了,那他以后的数字就代表他的前端总线的数值了,例如:P4P800-X,就代表他的前端总线为800MHz

几乎每块主板都有一个后缀,其后缀意义如下-

PREMIUM:超高品质版

DELUXE:豪华版

E:高端

PRO:高级版

SE:第二版

X:优化版

M:意为板型为小板(几乎所有的小板都集成了显卡)

V:意为集成显卡的主板附带了显卡接口(这种主板都集成了显卡)

CPU

一、英特尔篇

1、Core 2 Duo系列处理器编号

Core 2 Duo系列无疑是当前最火热的产品。对于这个系列处理器来说65nm制造工艺已经不是它让人佩服的地方,它最强大的地方在于采用了Core 2微架构,使处理器在整体功耗降低40%的同时,性能提高了40%。目前Core 2 Duo已经衍生为E6000、E4000、E2000和Celeron400四大系列,Core微架构处理器的战线涵括4MB、2MB、1MB、512KB二级缓存容量,前端总线将被划分为1333MHz、1066MHz和800MHz,处理器的时钟频率由1.8GHz~3.0GHz之间。

E6000系列主要有Core 2 Duo E6300、Core 2 Duo E6400、Core 2 Duo E6500、Core 2 Duo E6600、Core 2 Duo E6700、Core 2 Duo E6800、Core 2 Extreme X6800及最新的E6550、EE6750、E6850。E6X00型号的前端总线为1066MHz,除了E6300、E6400的L2缓存为2MB外,其它型号都配备4MB L2缓存;E6X50则属于增强版本,最大特点是前端总线提升到1333MHz,均是配备4MB L2缓存。值得注意的是,未来E6300、E6400将会改用最新的Allendale核心,同时英特尔未来还准备推出E6320、E6420两个型号---它们将属于目前E6300、E6400的升级版本,配备4MB L2缓存,真正采用Conroe核心。

E4000系列是英特尔最新针对中端处理器市场推出的产品。此系列处理器采用最新的Allendale的核心,L2缓存为2MB。与目前 L2同为2MB的Core 2 Duo E6300和Core 2 Duo E6400(它们是基于完整的Conroe核心,只不过屏蔽了一半L2缓存容量)不同,Allendale核心将原生拥有2MB L2缓存。在前端总线上,E4300仅支持800MHz FSB。但由于前端总线频率的降低让E4300更节能,因为频率降低了但它仍能使用EIST和C1E技术。但E4300将不支持Intel的virtualization技术。目前此系列将会有三个型号,分别为E4300(1.8GHz,800MHz)、E4400(2.0GHz,800MHz)及E4500(2.2GHz,800MHz),其中E4300已经上市。

E2000系列则是Intel最新入门级桌面产品,属于E4000的简化版本---L2缓存被精简到1MB,其它功能与E4000一样。E2000将在Pentium E2160(1.8GHz/1MB L2/800MHz FSB)及Pentium E2140(1.6GHz/1MB L2/800MHz FSB)两款产品。目前这两款产品即将上市,将取代现有Pentium D 935及Pentium D 925位置,售价在分别为655元和577元左右,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强劲。

Celeron D 3XX

Celeron 4XX

Processor core

Cedar Mill

Conroe-L

Micro-architecture

NetBurst

Core

Number of cores

One

One

Hyper-Threading

None

None

Intel EM64T

Yes

Yes

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None

None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None

None

Execute Disable Bit

Yes

Yes

L2 cache

512 KB

512 KB

Bus frequency

533 MHz

800 MHz

Clock frequency

Up to 3.6GHz

1.6-2.0GHz

Packaging

LGA775

LGA775

Production process

65 nm

65 nm

TDP

65 W

35 W

除此之外,英特尔还将推出Conroe架构的单核产品----Celeron 400系列,它又属于E2000的简化版本,L2 缓存减少到512KN,最初上市的将有Celeron 440(2GHz/512KB L2/800MHz FSB)及Celeron 430 (1.8GHz/512KB L2/800MHz FSB)两个型号。

2、Pentium D处理器系列编号

Pentium D处理器共有两大系统:Pentium D 8XX与Pentium D 9XX,两系列在规格上也有着极大的区别。

其中Pentium D 8XX是英特尔第一代双核处理器,采用了两个Prescott内核和1MB×2二级缓存方案,因此Prescott处理器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在Pentium D上看到,比如EM64T技术、XD bit安全技术。不过,此系列处理器的缺点是功耗太高,因此目前已经沦落为低端处理器。Pentium D 8XX系列主要有四个型号,分别是为840(3.2GHz)、830(3GHz)、820(2.8GHz)以及805(2.66GHz),采用LGA775封装结构,前三款产品支持800MHz前端总线,而后者奔腾D 805仅具备533MHz的前端总线,是英特尔针对入门级用户推出的一款产品。另外,820与D 805均不支持英特尔的增强型SpeedStep技术。Pentium D 805、840与830这三款产品已经退出市场。

而Pentium D 9XX则是英特尔第二代双核处理器。与Pentium D 8XX系列双核处理器相比,Pentium D 9XX最直接的区别便是采用了基于65nm制程的Presler核心,并将二级缓存全面提升至4M。就内部流水线状况来讲Presler和Smithfield并无太多差别,不过先进的65nm工艺让Presler的发热和功耗都比同频率的Smithfield低。Pentium D 9XX系列双核处理器也有几款不同的型号,分别是Pentium D 915(2.8GHz)、925(3.0GHz)、930(3.0GHz)、940(3.2GHz)、945(3.4GHz)、960(3.6GHz)。

3、Pentium4系列编号

Pentium4目前也有两大系列:Pentium4 6XX系列与Pentium4 5XX系列。

Pentium4 6系列处理器目前有630、631、640、641、650、660、670几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630(3.0GHz,800MHz FSB)、631(3.0GHz,800MHz FSB)、640(3.2GHz,800MHz FSB)、641(3.2GHz,800MHz FSB)四款处理器。虽然630、631与640、641这些处理器的后缀仅一字之差,但个中的意义却大得很。P entium4 6X0型号采用的是Prescott内核, 2MB L2缓存,工作在800MHz前端总线下,支持EM64T技术、Execute Disable Bit技术、超线程技术和增强型SpeedStep动态节能技术。而Pentium4 6X1则改用了采用基于65nm制程的Ceder Mill核心。Ceder Mill核心在设计和Prescott核心相比并没太大的区别,也拥有2MB二级缓存,只是改用了65nm工艺。

Pentium4 5XX系列处理器是Intel第一批采用全新的LGA775(栅格阵列封装Land Grid Array)封装的PC处理器,型号也比较多。不过随着双核的普及,目前市场上Pentium4 5XX的主要型号也只有517、524、541三个型号。此系列采用的是Prescott核心,90nm制程,LGA 775接口,前端总线为533MHz,支持SSE3指令集及EM64T技术,同时支持Intel Disable Bit防病毒功能,支持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517、524、541三者的主频分别为2.93GHz、3.06GHz、3.2GHz。

4、Celeron D系列编号

Celeron D系列是英特尔针对入门级处理器推出的单核产品,目前常见的处理器编号有Celeron D 331(2.66GHz)、Celeron D 341(2.8GHz)、Celeron D 346(2.93GHz)、Celeron D 352(3.2GHz)、Celeron D 356(3.33GHz)。型号虽少,但不同编号的Celeron D 的规格却也有很大的差别。

Celeron D 33X/Celeron D 34X的型号采用的是基于90nm制程的Prescott核心,只不过L2缓存被精简到256KB,前端总线也仅为533MHz。

而Celeron D 35X的型号则采用基于65nm制程的CedarMill-V核心---它属于CedarMill的简化版本,L2缓存减少到512KB,同时FSB也降低到了533MHz。相当老Celeron D,此系列的Celeron D拥有更强的性能及更佳的超频性。

二、AMD篇

1、Athlon 64 X2系列处理器

AM2 Athlon 64 X2系列处理器是AMD针对主流及高端市场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此系列最初采用的是温莎(Windsor)核心,基于90nm制造工艺,支持虚拟化技术AMD VT,仍然采用1000MHz的HyperTransport总线,二级缓存方面Windsor核心的两个内核仍然采用独立式二级缓存,Athlon 64 X2每核心为512KB或1024KB,Athlon 64 FX每核心为1024KB。Windsor核心的最大亮点是支持双通道DDR2 800内存,这是其与只支持双通道DDR 400内存的Socket 939接口Athlon 64 X2和Athlon 64 FX的最大区别。

目前AM2 Athlon 64 X2处理器的型号已经相当丰富:

Socket AM2在技术规格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处理器编号也与此前类似。在产品命名上,AM2系列也继续沿袭了AMD擅长的“缓存+主频”区隔原则,即在同一主频下,以小二级缓存版本的处理器为基准,将大容量版的处理器定义高一个级别。比如表中所示的AMD Athlon 64 X2 4000+,其实就是3800+的1MB二级缓存版,它们在其他规格指标上都不尽相同。这种命名方法或许真的会像AMD官方所言,让普通用户更容易理解其处理器产品之间,实际使用体验上的差别(二级缓存大的就快一些)。但对于习惯了传统以主频、架构等关键指标来区分CPU的玩家高手们,这种做法可能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毕竟不是所有应用都能从大容量二级缓存中显著受益。

需要说明的是,AM2 Athlon 64 X2则分为TDP功耗89W的标准版(核心电压1.35V左右)、TDP功耗65W的低功耗版(核心电压1.25V左右)和TDP功耗35W的超低功耗版(核心电压1.05V左右)。不过与Intel用低电压、超低电压来分类标称不同能耗处理器系列所不同的是,AMD仍将它们编排在同一产品型号下,只是通过产品编码中的第3位字母来区分。例如,表中所列AMD Athlon 64 X2 3800+,就依据功耗分为89W的标准版、65W的低功耗版以及35W的超低功耗版,编码则依次以“A、O、D” 3个字母来区分,而最后的两位识别码“CU”则代表该处理器的核心代号为“Windsor”。

值得注意是的,目前AMD已经推出了采用65nm布里斯班(Brisbane)核心的Athlon 64 X2处理器。相对于Windsor核心,Brisbane最大的改进是采用65nm制程及引入0.5倍频定义机制。目前主要型号有5000+、4800+、4400+、4000+、3600+,其中已经上市的有4000+、3600+两款。

得益于AMD新增加的0.5倍频定义,处理器型号的频率提升步幅缩小到100MHz,这样除了5000+这个型号外,其它三款新品和原有 90nm的Windsor核心产品刚好错开,便AM2 Athlon 64 X2形成了从3800+延续到5600+广泛产品线。由于在65nm处理器命名编号方面,AMD并没有采用新的方法,导成新、旧核心编号重叠的问题,对不少朋友来说在选择识别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好在Athlon 64 X2的命名编号方面仍是有章可寻。

我们以表中65nm的AM2 Athlon64 X 3600+ 为例。65nm的AM2 Athlon64 3600+ X2也有均有类似的核心定义编号:“ADO3600IAA5DD”,其中后缀的“DD”则是表明该处理器采用的是“Brisbane”核心,也是辨别65nm和90nm产品的关键所在,因为上代90nm“Windsor”核心的Athlon64 3600+ X2,该字段为“CU”。 因此,我们选购时只要观察CPU顶盖上的型号就可以了,只要记住2个英文字符“DD”,让你买到称心如意的65nm核心AMD双核CPU

2、AM2 Athlon 64单核系列

AM2 Athlon 64单核系列采用代号为“Orleans”的核心,除了采用单核心设计外,Orleans核心的的功能、技术特性与Windsor核心一样,也支持DDR2-800、支持Pacifica虚拟技术等等。目前AM2 Athlon 64单核系列共有Athlon 64 3000+、Athlon 64 3200+、Athlon 64 3500+、Athlon 64 3800+、Athlon 64 4000+,这几款处理器的L2缓存都是512KB,不同之处主要是在频率上。

产品

型号

核心代号

二级缓存

最大功耗

宽度925像素高度655水平分辨率72DPI垂直分辨率72DPI

时钟频率

Athlon 64

3800+

Orleans

512 kB

62 W

2.4 GHz

Athlon 64

3800+

Orleans

512 kB

35 W

2.4 GHz

Athlon 64

3500+

Orleans

512 kB

62 W

2.2 GHz

Athlon 64

3500+

Orleans

512 kB

35 W

2.2 GHz

Athlon 64

3200+

Orleans

512KB

62W

2.0GHz

Athlon 64

3000+

Orleans

512KB

62W

1.8GHz

可以说,AM2 Athlon 64单核系列的命名编号仍是与此前的S939系列一样,仍是200MHz的频率幅度来定义等级。

3、AM2 Sempron处理器系列

除了以上两大系列外,AMD也针对入门级市场推出了AM2版本的Sempron。AM2 Sempron的核心代号为“Manila”。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Orleans”的简化版,它的缓存数目减至主流CPU的四分之一,也就是128/256KB L2,同时并不支持安全及虚拟技术,不过支持双通道DDR2的规格并未缩水。目前AM2 Sempron处理器主要有以下几个型号。

产品

型号

核心代号

二级缓存

最大功耗

时钟频率

Sempron

2800+

Manilla

128KB

62W

1.6GHz

Sempron

3000+

Manilla

256 kB

62 W

1.6 GHz

Sempron

3200+

Manilla

128 kB

62 W

1.8 GHz

Sempron

3400+

Manilla

256 kB

62 W

1.8 GHz

Sempron

3500+

Manilla

128 kB

62 W

2.0 GHz

Sempron

3600+

Manilla

256 kB

62 W

2.0 GHz

Sempron

3800+

Manilla

256 kB

62 W

2.2 GHz

可以说,AM2 Sempron也是继续沿袭了AMD擅长的“缓存+主频”区隔原则,即在同一主频下,以小二级缓存版本的处理器为基准,将大容量版的处理器定义高一个级别。比如表中所示的Sempron 3000+,其实就是2800+的256KB二级缓存版,它们在其他规格指标上都相同。

显卡

1)nVidia的显卡:

Vanta:字面意思不明,按照nVidia的说法,表示相应芯片的简化版本。只在TNT时代出现过几面。所以就不多介绍了。

代表作:TNT2 Vanta

STD:Standard,标准版。一般不用标注。

Pro: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加强’的意思,只要有它出现就代表着相应芯片的比较高端的版本。最初在TNT2系列有过,最后一面是出现在Geforce2系列,现在已经几乎成了ATI的专利。

代表作:TNT2 Pro,Geforce2 Pro

Ultra:字面意思‘激进,极端’的意思。事实也如此,在nVidia的产品中也是如此,只 要后缀带了这个家伙,一定是那类芯片中最牛x的,细数NV的历代王者,基本都能看到它熟悉的身影。还有这个词的读音,很多人会发成‘ultra’但实际发 音是发 ‘altra’。

代表 作:TNT2Ultra,Geforce2Ultra,GeforceFX5200Ultra,GeforceFX5600Ultra,GeforceFX5700Ultra,GeforceFX5800Ultra,GeforceFX5900Ultra,GeforceFX5950Ultra,Geforce6800Ultra

MX:字面意思无,nVida的计划中是代表平价版,大众类的意思,nVidia专用。后缀带它的卡在世面上估计占有率高高在上。

代表作:Geforce2 MX,Geforce2 MX100,Geforce2 MX200,Geforce2 MX400,Geforce4 MX420,Geforce4 MX440,Geforce4 MX440-8X,Geforce4MX460,Geforce4 MX4000

GTS: 超级加强版 “Giga-Texel Shader”的缩写,千万像素的意思,也就是每秒的像素填充率达到千万以上 。GTS只最早出现在的Geforce2产品中,代表当时的最高端的Geforce2。当时的性能是十分恐怖的。可惜是短命英雄。现在一般是GTX的缩水 版,如

代表作:Geforce2 GTS,Geforce8800GTS GTS,8800GTS

GTX: 一般可以理解为GT eXtreme,如8800GTX

Ti: 字面意思是‘Titanium’的缩写,也就是那个太空金属 ‘钛’,在它出现的地方一般就是代表了nVidia的高端版本。在Geforce3中初现,后来又加入了Geforce2 Ti,最后在Geforce4系列中达到顶峰,大家一定不会忘记那个绝世经典-Geforce4 Ti4200。

代表作:Geforce2 Ti,Geforce3 Ti200,Geforce3 Ti500,Geforce4 Ti4200,Geforce4 Ti4400,Geforce 4 Ti4600,Geforce4 Ti4200-8X

XT:这个词很搞笑,因为在nVidia的解释里面和ATI的解释里面是完全唱反调的,特别混 淆视听,所以重点讲一下。XT按照nVidia的说法应该是降频版的意思。而在ATI的字典里面就代表了高端 ‘eXTreme’所以nVidia在这里给我们搞了个文字游戏,戏弄了一下ATI。

代表作:Geforce FX5600XT,GeforceFX5900XT,Geforce 6800XT

LE: LE:"Limit Edition"的缩写,表示限制版本,代表某一产系列中的低端产品,主要是频率与标准版本相比有一定的下降。 如:7300LE

代表作:Geforce 6600LE,Geforce 7300LE

ZT:字面意思不明,nVidia用来推广Doom推出之作,在XT基础上再次降频以降低价格,代表着比XT更低的市场定位,是系列中最低端的产品。

代表作:GeforceFX5900ZT

GT: 频率提升版本"GeForce Technoloty"的缩写,有超级跑车的意味。

代表作:Geforce6600GT,Geforce7600GT, Geforce8800GT.

SE:也是一种简化版,只在Geforce4系列中用到,其降频版。很少见的。

代表作:Geforce4 MX440SE,Geforce4 Ti4800SE(4600的8X版本)

GE:一说是“GAMER EDITION”的缩写,即玩家版本;一说是高清版本。个人认为应该是GS版本优化而来,其实质还是GS版本。

代表:影驰 7600GE高清版、影驰 7900GS高清版

Ultra Extreme:是Ultra的最高一级版本,属于旗舰级产品

TC:TurboCache的简写,nVidia的一项技术,能使独力显卡也能共享内存作为显存。

附:NV芯片后缀性能高低排名:ZT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