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本质区别
元素的本质区别如下:
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核内质子数就是原子核内的质子的个数由于中子不带电,故而原子核的电量由质子决定,从而有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一个正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而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周围的电子带正电。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
负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质子带负电,从而使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当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时,这个原子就是电中性的;否则,就是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
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而中子数则确定了该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一个同位素。
放射性: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或多个同位素拥有不稳定的原子核,从而能发生放射性衰变,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可以释放出粒子或电磁辐射。当原子核的半径大于强力的作用半径时,放射性衰变就可能发生,而强力的作用半径仅为几飞米。
最常见的放射性衰变如下:α衰变: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即含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氦原子核。衰变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原子序数低一些的新元素。β衰变:弱相互作用的现象,过程中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或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
前者伴随着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的释放,后者则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所释放的电子或正电子被叫做β粒子。因此,β衰变能够使得该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加或减少一。γ衰变:原子核的能级降低,释放出电磁波辐射,通常在释放了α粒子或β粒子后发生。
其它比较罕见的放射性衰变还包括:释放中子或质子,释放核子团或电子团,通过内转换产生高速的电子而非β射线以及高能的光子而非伽马射线。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容易产生的错误认识有: (1)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没有间隔. (4)分子个大,原子个小. (5)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从微观分析,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微粒之间都有间隔,它们都很小,不能从体积上区分.至于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表面上强调了从可分性上区别两种微粒.但由于没有指出在哪一范围,所以也不完整. 相关资源
麻烦采纳,谢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