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帽系活佛的制度开创
“黑帽系活佛”就是噶玛巴·都松钦巴大师创立的噶玛噶举活佛系统中的直系传承,他在藏传佛教乃至整个佛教史上开创了“活佛转世”之先河,临终时口嘱他要在人间转世,让后人教法继承者到时寻访认定。“转世”的思想是都松钦巴的伟大创举,临终时留遗嘱是都松钦巴大师开创的有关转世活佛的一种宗教仪轨或制度,活佛转世制度至此开始,噶玛·拔希遵循并发挥了都松钦巴开创的这一宗教制度,后来转世活佛临终时留遗嘱成为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一种传统,这也是认定转世活佛的主要依据。
噶玛噶举派的地位自二世活佛噶玛·拔希得到元代官方的确认而逐步确立。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给五世活佛曲贝桑布赐名德行协巴仁钦曲杰(如来大宝法王),命他领天下释教。
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是达波拉杰的著名弟子都松钦巴,在藏传佛教史上享有盛名,从小跟父母学佛法,十六岁时出家。以后他在弘扬佛教过程中广建寺庙,招聚门徒。由于他个人的地位和影响,噶玛噶举派一经创立后就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康区,学修噶玛派教法的僧俗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一股强大的宗教势力。但活佛转世并不源于都松钦巴,虽然传说他曾经戴了一顶由百万空行母用众多信众的头发编制出一顶黑色帽子。实际上真实的黑帽是在二世活佛噶玛·拔希时才获得的,由蒙古大汗蒙哥赠送一顶金边黑色法冠。从此这顶黑帽成为这一活佛传承的标志,并代代相传,每当举行转世活佛的坐床仪式以及主要佛事活动时,继承这一传承的活佛必须戴这顶黑帽,以此来显示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尊严。这就是噶玛噶举黑帽系名称的由来及其形成。
噶玛·拔希被认定为都松钦巴的转世之后继任楚布寺寺主。元世祖忽必烈曾召他随侍左右,噶玛·拔希执意不肯受命,转而投靠元宪宗蒙哥,被封为国师,赐予他金边黑帽及一颗金印和大量的财产。因卷入蒙古上层争夺汗位的斗争,曾被元世祖忽必烈拘捕入狱并流放他乡。后来,元世祖忽必烈鉴于他在蒙藏地区有较大影响,释放他并准许他还乡。噶玛·拔希经今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沿途传教,历时8年之久,才回到西藏楚布寺。
噶玛·拔希回藏后看到争夺地方政教权力的斗争十分激烈,一心想巩固和发展本教派的势力,但是那时他年事已高,力不从心。1283年,噶玛·拔希临终之前,把弟子邬坚巴叫到身旁,口授遗言:“我死后,在远方的拉堆,一定会出现一名继承黑帽密法的传人。在他未来之前,你就暂时作为佛的代理。”说完,他将头上的金边黑帽亲手戴在邬坚巴的头上,旋即圆寂。邬坚巴依据他的遗言,于1288年,在后藏贡塘地方寻找到他的转世灵童,取法名让迥多吉。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转世系统由此开始。
佛和菩萨的区别:地位不同、觉悟程度的高低不同、形象不同。
1、地位不同
地位高于菩萨、罗汉,是修行所能达到的第一等果位。从罗汉修炼到菩萨,之后再从菩萨修炼到佛,成佛是所有佛教修行者的最高目标。
2、觉悟程度的高低不同
等修炼成佛陀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自己的天国世界。佛陀同样有大慈悲心,于是传法于人世间,救度众生去他的世界。
修炼到了菩萨境界就有了大慈悲心,因为看众生皆苦,所以发出大慈悲心去救度众生。菩萨尚未达到觉行圆满, 觉悟尚有情,自己觉悟了,又有善心救世救难的活菩萨。
3、形象不同
佛:满头小发结(佛螺髻发),也有例外:地藏王菩萨和弥勒佛有光头形象,佛比较偏男性化。
菩萨:通常头上戴着帽子或头巾,比较偏女性化。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