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视力是什么意思

桃子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近视视力

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视力的好坏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然而当眼的屈光介质(如角膜、晶体、玻璃体等)变得混浊或存在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时,即使视网膜功能良好的眼视力仍会下降。眼的屈光介质混浊,可以使用手术来治疗,而屈光不正则需要用透镜来加以矫正。

医学解释

人眼睛的最大特征是辨认细节的能力,常以视角分辨率来表示,并称为视力。表达视力的标准是人眼能辨认的最小字符对人眼的张角,正常人的眼睛视力在1.0以上,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眼睛的最小可分视力而不是最小可见视力,所以视力表反映被检者注视目标两点分开来的最小视角,即最小可分视力、或1’视角视力,能代表被检者最佳视觉功能。

视力是指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及细微部分的能力,眼识别远方物体或目标的能力称为远视力,识别近处细小对象或目标的能力称为近视力。在健康检查时,主要是检查远视力。在一定条件下,眼睛能分辨的物体越小,视觉的敏锐度越大,视力的基本特征在于辨别两点之间距离的大小。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动态视力和夜间视力。静视力是指人和观察对象都处于静止状态下检测的视力,动态视力是指眼睛在观察移动目标时,捕获影像、分解、感知移动目标影像的能力。在高速环境下行车,人体的生理状态也会有所改变,具体体现在:眼睛的动态视力降低。

正常视力和高度近视,看到的世界有何区别?

正视眼用一种通俗的解释,就是“视力正常,能达到或超过1.0(5.0),且屈光正常”即正视眼。不需要治疗。

视力是什么意思

近视眼: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近视眼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这种眼在休息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象,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近视眼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一、及时改正不良的用眼习惯。

一旦发现小孩视力下降的时候,一定要查找主要原因,并及时改正小孩的不良用眼习惯。只有及时改正坏习惯,才可以阻止视力继续下降的通道。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要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

在改正不良用眼习惯的基础上,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做到劳逸结合。要合理的进行安排作息,做到劳逸结合,以确保小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也防止了长时间用眼,可以阻止视力继续变差。

三、要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

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加快眼球周围的血液循环速度,从而提高眼肌的调节灵活度。特别是在参加球类等运动时,视线会随着远近不同距离的目标跟踪运动,可防止视力继续变差。

四、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日常膳食虽说每天以谷类食物为主,还是要补充蔬菜和水果,做到蛋白质、糖、脂肪三大类营养素合理分配。少吃甜食,多吃紫色的食物。

五、及时的补充视力营养素,增强眼睛的抗疲劳能力,降低近视度数。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温水冲服,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孩子的近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年龄越小,越容易恢复。

01正常视力和高度近视,眼里看到的世界有何区别?

在正常视力的人们眼里,这是副非常美好的画面。广袤蔚蓝的大海,陆地也看得十分真切,世界万物都是这样鲜艳。

①近视在100到200度徘徊时,看到的世界似乎都磨砂了,说好听点是朦胧美。这时如果及时矫正,也可能会恢复正常视力。

②近视在300到400度左右时,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虽然走路并无多大障碍,但投入学习或看书时,总会觉得力不从心,这时就要开始佩戴眼镜了。

③近视达到500度左右时,每天就像生活在一种玄幻的世界里,看花花草草都像妖魔鬼怪。

除了睡觉和洗澡,其他时间都要带着近视镜,苦不堪言啊!

④近视到600到700度之间,除了在自己眼前的东西能看清,其余就靠缘分和猜,那种滋味儿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⑤倘若到了800到900度之间,又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如果没有一副灵敏的好耳朵,也许连自己的老母都认不出来。

⑥如果到了1000度,就应该已经带上瓶盖厚的眼镜了,基本眼睛就是个摆设了。

02近视在我国的覆盖率,也许更超出你的想象

以上描述真是让人无奈,实际上,这在中国的普遍率,可能比你想象中还要高!

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时,世界上将有1/3人口会近视,总数达到25亿。

我国60年之前,也就是五六十年代,近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百分之10-20%,而发展到今天,全国成年和未成年人的近视数量已经达到6亿,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另外,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这并不是件值得庆祝的事。

在这其中,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近视率分别是36.5%和65.3%,小学生和初高中生近视率已经达到70%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视的低龄化现象愈发严重。

甚至很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就已经戴上厚厚的眼镜了。不管在课堂还是家中,看东西都成了件麻烦事。

德国的近视率抑制在15%以下,澳大利亚在1.3%以下,唯独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背后究竟是何原因呢?

03孩子近视的?元凶?:

一.不可抗因素?遗传

遗传近视是件非常无奈的事情,两方父母中如果有一方的遗传是隐性基因,那么孩子患上近视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当然,遗传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复杂,它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这两种也存在一定差异。

▼两种遗传近视的具体分析:

1)单纯性近视

又被称为后天性近视或学校性近视,可想而知,这种近视的造成因素就是周遭的环境。

尤其父母都属于单纯性近视,那么孩子遗传近视的可能性会更小一些。

在大概率上来讲,这样家庭出生的孩子,只要平时注意保护眼睛,科学用眼,规避一些不正确的用眼方式,完全可以避免近视。

2)病理性近视

也被称为先天性近视,遗传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属于染色体隐性基因。

尤其孩子不幸遗传到了两个隐性基因,将成为一个病理性近视的孩子,在初中小学之前就会爆发近视。

而且,病理性近视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的度数会越来越高,最后裸眼视力会低于1.0。

这样的状态将会给孩子带来巨大负担。虽然概率比较小,但仍然要引起大人足够的重视。

当然,除了遗传这样的先天因素,还有很多后天因素也是让孩子患上近视的幕后推手,这些毁娃视力的事要避免!是可以规避掉风险的。

二.过分接触电子产品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手机和电脑,想要让孩子彻底隔绝电子产品,几乎是痴心妄想。

孩子们回家后就会习惯性地打开电视,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或拿着手机玩游戏。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家庭十分常见,当然也有的情况是父母忙于工作,没办法一直守在孩子身边,只能给孩子买电子产品,让其无聊或孤单时看一会儿。

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眼睛周围的肌肉会一直保持紧张状态,也可能让眼睛的聚焦系统痉挛。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长时间看电视后突然离开,眼前会有模糊炫晕的感觉,其实是眼睛疲劳的信号。

另外,当孩子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眨眼的次数会变少,眼睛变得干涩。

再加上用不干净的手揉眼睛,会加剧疲劳程度,大大增长近视的可能性。

三.接触户外的机会变少

孩子经常呆在室内,没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导致近视高发的另一重要原因。

生活在悉尼的华人小朋友,每周有14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新加坡的每周仅有3小时。

后者近视的发病率达到29.1%,而前者仅为3.3%。

直观的数据也告诉我们: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减少儿童近视的重要举措。

四.过多摄入甜食

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点冷知识,太多甜食会干预体内维生素B1的合成。

本身维生素B1就有养护视力的作用,吃糖太多,就会破坏维生素B1,进而引起视力模糊等状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吃很多含有维生素B1的食物,就能扭转孩子近视的局面。

视力一旦被破坏,单纯靠食物是没有办法缓解的。

五.错误的用眼习惯

如果孩子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或经常趴在桌子上写作业,都属于不科学的用眼姿势,时间长了会加速近视的发生。

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已经形成习惯的,家长也要采取强制措施纠正过来。

想帮助孩子预防近视,的确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希望父母都能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面对。

凡是可以规避掉的风险,一定不要愁下功夫,以上这些要点多注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