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附条件”生效和“附期限”生效有什么区别?
法律主观:
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的时候生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可以附条件生效或附条件失效,且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合同中载明的生效条件成就时,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有谁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条件与期限的区别?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在法律行为中附有一定的期限,并把该期限的到来作为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或者消灭前提的法律行为。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https://www.gaodun.com/cta/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和期限有什么区别?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或消灭具有不确定性。
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或消灭是确定的、可预知的。
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s://www.gaodun.com/cta/1336486.html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
2.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3.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4.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不可能发生,当事人约定为生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事法律行为不发生效力;当事人约定为解除条件的,应当认定未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失效,依照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认定。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
2.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关于税务师考试内容请点击:https://www.gaodun.com/cta/zhuanti/rukouchaxun/index.html
比如,爸爸对小明说,期末考100分奖励100元,又说放暑假了带你去玩,前者是附条件的,后者是附期限的,条件通常是指完成某个指标、目的,条件可能成就,可能不成就.期限则是到达某个时间点,期限是肯定可以到达的,否则就没有意义,比如爸爸说22世纪带小明去玩,就没有意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