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别和举例子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都是说明方法,但是分类别是把事物分门别类,举例子则是从类别中举具体事物。例如:食物可分肉类、鱼类、菜类等,鲤鱼是鱼类内的一种鱼,前是分类,后是举例。
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也可以说是将复杂的事物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举例子和分类别的使用要求
1、是所举例子要与所说明的问题内容一致,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张冠李戴,否则就起不到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是所举例子要尽量典型、有影响力和代表性,以增强说明的效果。
3、是所举例子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更应如此,让人感觉到有可信度,更能说明事物的特征,语言表述恰到好处。
4、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5、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等 助词,表示列举,有两种用法。
一、表示列举未尽。用于部分列举,有省略或替代未列举部分的作用。未列举部分或因不重要或因项目太多而不必一一列出,或因知道得不清楚而无法列出。例如:
(1)本次列车开往深圳,途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地。
(2)在这届奥运会的田径、体操、游泳、射击等比赛项目中,我国体育健儿有出色
的表现。
(3)他喜欢的中国古典名著有《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等。
(4)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的一大类,包括各种跳跃、投掷、赛跑和竞走等。
二、列举后煞尾。用于全部列举,有语气停顿、加以强调的作用。后面往往带有前列各项总计的确切数字。例如:
(5)联合国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工作语言。
(6)京剧舞台上曾出现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四大名旦。
等等 “等”的重叠形式,但只能表示列举未尽,而不能用于列举后煞尾。
“等等”,与“等”的第一种用法基本相同,又有以下区别。
一、“等等”有更强的语义色彩,往往强调未列举的项目较多。
二、“等等”有一些特定的使用条件。
后面一般不能再有其他的词语。如例(1)、例(2)中的“等”,不叠用为“等等”;如例(3)、例(4)中的“等”,可叠用为“等等”。即使后面没有其他的词语,有时也不宜用“等”,而要用“等等”。例如:
(7)儿童是幼稚的、活泼好动的、好奇的、爱模仿的、做事喜欢成功的,因而也是
喜欢成人表扬的等等。
列举的项目是较长的语句,一般用“等等”。例如:
(8)社会学者以其学科为工具提出了很少由教育家能提出的问题,例如社会利益、
主流阶级的价值观重塑、学校与其他社会和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等等。
(9)我们国家的巩固,还由于我们的经济措施根本上是正确的;人民生活是稳定
的,并且逐步有所改善;我们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的政策,也是正确的;等
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三、“等等”之前有停顿,可以加逗号、分号,如例(8)、例(9),例(7)的“等等”之前也可以加逗号;而“等”之前没有停顿,不能有标点,如例(1)至例(6)。
四、“等等”有时可以重复。这有加强语义的作用,但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例如:
(10)这批货物品种不少,包括洗衣机、电视机、电脑、手机、冰箱、布匹、服装
等等,等等。
五、可以构成短语“如此等等”,用法与“诸如此类”相同,具有列举和总括作用,往往在列举前边所说的情况之后,得出一定的结论。例如:
(11)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一个民众
大会,主要应注意动员民众到会和提出恰当的口号。如此等等。总之,一个原则,就
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最后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用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尽的,省略号后面不能用“等”或“等等”。例如:
(12)到了这个岁数,人叫起来只是把他们的姓上边加个“老”字, 像老陈、老
泰、老常……等。
(13)报章上满是关于“秋”的大小文章:迎秋、悲秋、哀秋、责秋……等等。
(鲁迅《新秋杂识(三)》)
其中例(12)应删去“……”,或删去“等”,只保留其一。例(13)既用省略号,又用了“等等”,二者重复,这是过去的用法,如今不应再这样使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