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双趋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
2、双避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这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前遇大河,后有追兵”正是这种处境的表现。
3、趋避冲突。
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
动机冲突可以造成个体不平衡、不协调的心理状态,严重的心理冲突或持续时间较长可以引起个体的心理障碍,对求美者更要注意一点。
4、多重趋避。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趋避冲突常常表现出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的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叫作多重趋避冲突。
动机冲突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常常遇到各种动机冲突。如果对动机冲突不能很好处理,就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使人陷入困惑和苦闷之中,甚至颓废和绝望,无力自拔。
动机冲突不但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还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使人的精神状态趋于崩溃,乃至行为失常。
冲突主要类型
心理冲突的类型主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1、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件事物都有吸引力,都想趋之,但二者不可兼得,难以抉择。这是一种难以取舍的心理困境。两个动机促使个体在行为上追求两个目标,两个目标无法同时兼得(购房子就不能买汽车)时,二者取其一而又不愿割舍其他的心态,即属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左右两难。两件事都有排斥力,都力求避免,但双必须择取其一,难以决定。当个体发现两个目标可能同时具有威胁性,即可兴起二者都要逃避的动机。3、趋避冲突:进退两难。两件事物一有利、一有弊,容易抉择;目标冲突,两种方向相反、强度相似的需要。行动冲突,要达到目的可采取两种行动,各有利弊不知如何抉择;目标冲突,要达到最后需求,有不同目标,但又顾此失彼,不能抉择。4、双重趋避冲突:这是双避冲突与双趋冲突的复合形式,也可能是两种趋避冲突的复合形式。
心理冲突是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中学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
①期望与现实的冲突
同学们有理想和抱负,易于接受新事物,渴望早日成才。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如考不上重点中学、分不到重点班级等易使大家产生失落感,坠入失望、痛苦、愤懑之中。
②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冲突
学校正规化、理想化的教育与社会不良风气的矛盾,易使大家对社会产生挫败感,对学校教育产生疑惑噶。这些冲突持续激化会导致精神苦闷、彷徨,破坏心理的平衡。
应对心理冲突的方法
一、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对冲突的忍耐力
理想是前进的动力。也是克服心理冲突的内在力量。理想越远大忍耐力越强,越能抑制自己的个人需要而服从社会需要。因此,同学们必须给自己树立远大理想,以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正确对待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对待成败得失。
二、努力争取心理和社会支持
多与同学谈心,将自己的一些苦恼向好朋友倾诉,求得心理支持;多争取父母与老师的理解和关系,常与他们沟通、谈心,以求得更多的心理和社会的支持,同他们一起分析冲突的性质、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此时,焦虑和紧张情绪便会得到较好缓解。
三、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
既要满足自己的羁绊物质要求,但又不能助长攀比之风,尤其不能与同学比吃、比穿。要学会节制个人的欲望,明白家庭不可能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应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应通过正确途径勒戒并学会必要的性知识、掌握性道德、异性交往的准则,正确对待性生理、性心理需要,消除对性的神秘感与罪恶感。
四、优化性格,提高心理冲突应对能力
在生活中处理冲突的方法不尽相同,这与个人的性格有关。美国心理学家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动机冲突有四大基本类型:
(1)双趋冲突
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两个的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两者不可兼得时的内心冲突。
(2)双避冲突
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两个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两个都想回避,但是只能回避一个。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进退维谷,两个都想回避,但是只能回避一个。
(3)趋避冲突
又称接近-回避型冲突,指个体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动机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
又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指由于面对两个以上或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所引起的心理冲突。比如,当大学毕业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离家近,工作固定,但是工资较少的工作;也可以选择离家远,工作漂泊,但是工资较高的工作。
解决冲突的有效技巧
由于冲突往往耗时耗力,身处冲突的人们都希望尽快解决他。最有效的两个是谈判和高级协调目标。
谈判:利益双方直接的通过代理人交换提议、争论提议,及让步的过程。
首先,谈判的结果明显的取决于谈判双方的策略。谈判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对方的期望,使对方意识到他想要的可能得不到,他需要改变主意,以符合我方的利益。
第二个影响谈判结果的因素是谈判代表对谈判过程的定位。人们对谈判可以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期望。一是把谈判结果看作是非输即赢,这种情况下一方的获胜完全建立在另一方的失败上。
另一种是把谈判结果看作双赢,双方没有必要非得对立,完全可以取得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高级协调目标:冲突双方都在寻求的,使他们的利益维系在一起,而不是要分道扬镳的目标。通过建立高级协调目标,来降低冲突发生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