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古代太傅、太师、太保同为正一品 但是再封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吗

桃子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太子太师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

官职释义

太傅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任钟繇为

太傅。

1、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2、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其制甚早,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

地位品级

位列三公,正一品

古代太傅、太师、太保同为正一品 但是再封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吗

历代沿置

周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为国王辅弼官之一。战国后废。西汉吕后元年(前187年)复置,金印紫绶,以王陵、审食其等任之。后废。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又复置,以孔光出任此职,位在三公之上。东汉亦置此官,掌善导,无常职,刘秀命卓茂任之;卓死,省去此官。其后新帝初即位,又设“太傅,录尚书事”,如赵熹、陈蕃、胡广等均任过此官,赵等死,即废去此职。

历代多有延置,或常设或虚职,如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清史稿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太保]

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后以陕(今河南三门陕)为分界,“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史记·燕世家》。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史载殷王太甲以伊尹为太保,西周成王以召公奭为太保。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说起古代的官职,那叫一个多,而且同一个官职在不同的朝代还有一些不同的职责,这让大家有点云里雾里的。就拿下面这些带?太?字的官职来说,那也有很多的不同。太师:太师指两种官职。一是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周),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二是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太傅:御赐太傅匾额太傅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其制甚早,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

太子太保:古代三公之一,有时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太子太傅, 是一个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 ,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 太子太师 ,古代官职,西晋始置。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多为虚衔无实职。主要是追赠死去的重臣。著名的太子太师有姜太公,董卓,颜真卿,庞籍,李时,严嵩。?

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三种职位职责划分不同,各有自己应该负责的职责范围,但是他们也有共同性,那就是都是辅佐太子也就是储君将来的皇上的职位,都是比较高端的职位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