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神仙鱼和燕鱼区别
埃及神仙鱼和燕鱼在多个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1. 科目分类:埃及神仙鱼属于慈鲷科,而燕鱼属于胸斧鱼科。
2. 外形:埃及神仙鱼体型较大,可达18厘米,背部**较深,腹部较浅,具有小的棕色斑点。燕鱼的体型相对较小,一般只有5-6厘米长,体形别具一格,头小,眼大,侧扁,从头沿脊背至尾柄较平,口吻部向下,腹部很大,成弧形往上收,形似一把刀或一把斧头。
3. 分布区域:埃及神仙鱼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境内的奥里诺科河和哥伦比亚的奥利诺科流域及其上游的支流RioAtabapo。燕鱼则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红海、东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
4. 生活习性:埃及神仙鱼偏好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为23~30℃,属于高温高氧鱼,对水质和饵料要求较高。它们性格温顺,喜欢在水的上层活动,有群游性。食性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小型活饵,水中、水面的小型昆虫以及人工饵料均能摄取。而燕鱼性格温顺,喜欢在水的上层活动,有群游性。偏好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为23~30℃,食性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小型活饵,水中、水面的小型昆虫以及人工饵料均能摄取。
总结来说,埃及神仙鱼和燕鱼在科目分类、外形、分布区域和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燕鱼和鲅鱼是一种鱼吗
没有区别,马鲛鱼别称鲅鱼。
马鲛鱼:
别称鲅鱼,鰆鱼,鱍鱼、竹鲛 、串乌。属鲈形目、鲅科、马鲛属、马鲛鱼种。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形态特征:
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2.28米,重168斤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花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近海暖温性中上层鱼类,主要栖息于浅海大陆架区,有时会出现在岩岸陡坡或泻湖区,甚至河口水域。喜栖息于沿岸及沿岸水与外海水交汇处水域。性凶猛,游泳力强,喜集群。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明显。天气睛朗、潮流缓慢、晨昏或细雨、有雾时常起浮和跃出水面。水温低时常下沉到水域中下层。越冬场在黄海东南部外海至五岛外海水深80~100米处和东海中南部外海至钓鱼岛以北水深80~150米海域及东海南部至南海北部海区。
冬末春初鱼群陆续游离越冬场,进行生殖洄游。主要食物为堤鱼、虾类及其他小型鱼类。雄性1龄,雌性2龄,均可达性成熟。生殖期5~7月。
百度百科-马鲛鱼
百度百科-鲅鱼
燕鱼和鲅鱼不是同一种鱼。 “鲅鱼”一般是指“蓝点马鲛”蓝点马鲛鲭科,鲅鱼的1种。体长而侧扁,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口大,吻尖突,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一般体长260—520毫米,大者可达1米以上、重20千克以上,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东海、黄海、渤海均产之。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常结群作远程洄游。生长迅速,当年幼鱼叉长可达25~30厘米,1~2龄鱼平均叉长50厘米。 燕鱼又名神仙鱼、天使、小神仙鱼、小鳍帆鱼等,丽科鱼属,原产南美洲的圭亚那、巴西。神仙鱼长12-15厘米,高可达15-20厘米,头小而尖体侧扁,呈菱形。背鳍和臀鳍很长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鳍帆鱼之称。从侧面看神仙鱼游动,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鱼又称燕鱼。神仙鱼体态高雅、游姿优美,虽然它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种热带鱼无可比拟的。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