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体系域的识别、划分及特征
通过富县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研究认为,由于湖平面升降旋回是湖盆抬升-沉降、扩张-收缩、气候演变及沉积物供给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湖平面升降变化具有直观、传统常用等特点。因此在湖盆层序研究中,应该而且完全有条件把湖平面升降变化作为划分沉积体系域的重要依据,并采用具直观、全面、方便及统一等众多优点的沉积体系域三分法。据此,本文把富县地区延长组各层序三分为低水位体系域(暂把Ⅰ型和Ⅱ型层序在发育之初低水位期形成的体系域均冠名为低水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
1.低水位体系域(LST)
低水位体系域形成于延长组各层序发育早期,尤其是在第1层序和第6层序中厚度较大。底界与层序底界一致,顶界为初始湖泛面。相组合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微相夹分流间湾(SQ1—SQ4)或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含煤沼泽等微相(SQ5、SQ6),垂向上组成一个或几个进积或加积准层序组,相应测井相呈锯齿状箱型或漏斗型叠加组合,反映为旋回性进积或加积模式(见图4-2,4-3,4-4,4-5,5-6,5-7)。
2.湖进体系域(TST)
湖进体系域形成于延长组各层序发育中期,尤其是在第2、3 层序中厚度最大。其底界、顶界分别为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其形成时湖泊处于扩张期,范围大、水体深,新增可容空间大于供给的沉积物体积,形成以湖岸上超为特征的沉积体系域。其相组合以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微相、前三角洲-浅湖-半深湖亚相暗色泥岩、油页岩夹粉砂岩沉积为特征(图 4-4,4-5),因富含有机质而成为区内重要的生油岩系(SQ2-TST、SQ3-TST);此外,处于湖盆缓坡区的富县地区延长组中湖进体系域也间歇夹有物源供给充足时形成的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微相沉积(图4-2,4-3,4-4,4-5)。湖进体系域的准层序组多为退积式,也不乏加积式;测井曲线呈向上变细变深的钟型、正向齿型或齿化状,而顶面凝缩层油页岩常具有高电阻、低电导率的特点(见图4-2,4-3,4-4,4-5,5-6,5-7)。
3.高水位体系域(HST)
高水位体系域形成于延长组各层序发育晚期,在第4—6 层序中厚度较大。底界为最大湖泛面,顶界为层序顶界面。其形成时湖泊开始收缩,范围缩小、水体变浅,新增可容空间小于沉积物供给量,沉积速率高于沉降速率,具有快速水退的特点。区内 SQ3 层序HST早期局限地发育半深湖沉积,由加积准层序组构成,相应测井曲线呈现中幅箱型或桶型,表明水动力稳定条件下的垂向加积型式;晚期则形成三角洲前缘亚相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及远砂坝沉积(SQ1—SQ3)或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含煤沼泽等微相沉积(SQ4—SQ6),由一个或几个进积式或加积式准层序组组成,相应测井曲线呈现一次或多次漏斗型或反齿型,具低幅—中幅变化特征。高水位体系域顶部常被上覆层序界面截断,尤其是SQ6层序 HST顶部大多遭受严重的截断侵蚀而保存不全(见图4-2,4-3,4-4,4-5,图 5-6,5-7)。
HQ和SQ主要在于质量不同、信息量不同、密度不同、音乐损失度不同、音乐体验不同。
1、质量不同
HQ是英文High Quality的简称,意思是高质量;SQ是英文Super Quality,意思是超质量,也就是一种几乎无损的音乐。而对于没有HQ、SQ这种标识的来说,就是标准的音乐类型,也就是俗话说的质量一般。
2、信息量不同
标准品质,属于有损压缩,通过降低音频采样频率与比特率进行压缩,输出的音频文件会比原文件小,所以歌曲的质量一般;而HQ、SQ这种高质量的音乐。
3、密度不同
由于SQ与HQ信息量不同,所以SQ的音轨数和呈现的立体程度远比HQ强。当听大编制的时候,SQ能够强化细微的隐藏的乐器音而且还能除杂音,比HQ处理的更好。所以在听感上声音密度不同,声场也不一样。
4、音乐损失度不同
HQ指的是比特率为320kbps的高品质mp3格式的歌曲,SQ指的是无损音乐flac或者ape格式的歌曲。
5、音乐体验不同
用专用的音乐耳机听同一首歌曲,SQ音乐比HQ音乐听起来音质更纯正,更逼真,清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