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唢呐和外国唢呐的不同
.
形制变化唢呐最初的形状较为短粗,管身用木制,“信子”“芯子”以及“气盘”均有铜制,流入中国后,形状在宫廷、军队及民间各有其形状,制作材料也部分转变为锡以及后期的塑料。(唐代骑马俑图)
2.
民间变化唢呐自传入中国后,最早为宫廷音乐,后为军用音乐,在明清时期在民间广泛传播,流传至各地的唢呐跟当地的音乐及文化融合后,发生...
3.
乐曲变化唢呐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是否带有曲子传入,已无从考证,可诸如百鸟朝凤、
音色特点:唢呐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
扩展资料:
唢呐社会影响: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 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吹奏唢呐,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声音就不准。
唢呐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口内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两者结合运用,其中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以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
百度百科-唢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