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道德有什么区别?
道德与法律相互渗透、相互依赖。道德与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都可以成为指引、评价人们行为的尺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法律侧重对人们的外部行为进行调整,道德则更多的规范人们的内心世界,二者从不同角度作为人们社会行为的调节者,维持社会的公秩良序,使之和谐、文明、健康地发展。
道德与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法律是人们共同生活下所必需的社会秩序保障系统,是调整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思想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巨大整合器,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是法律功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生活空间,一般说,违反法律的行为也违反了社会道德,但违反道德的行为却不一定违反法律,法律作为一种成文的规范,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频繁变动,因此法律对于社会具有滞后性,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充分的,道德在此时的作用就显而易见。
扩展资料:
道德对于人们的约束机制,是它能够在不良行为发生前阻止其发生,具有前倾性,则重治本;而法律则适应实际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良行为,后发制人,侧重治标,二者紧密联系,相和益彰。法律离不开道德的支持、配合,道德也需要法制的保障和辅导,既要发挥教育的感化育人作用,又要同法制的强制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制,才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保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效地发展。
说起道德,就不得不谈法律,其实道德就是法律的延伸,而法律也是道德的延伸。如果经常在网上闲逛,一定会听到某些人说:“我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话看似说得很对,但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遵纪守法是好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也没什么毛病,但遵纪守法的我们还真的不一定是个“好”人。
要知道道德虽然是人类的行为准则,但道德的约束力几乎为零,执行起来全部靠自觉。而法律之所以出现,并且凌驾于道德之上,就是因为法律的出现给道德设置了底限,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极强的约束力,而我们之所以遵纪守法,并不是靠自觉,而是靠强制性和约束力,所以道德虽然是人类的行为准则,但其约束力是非常小的。
而道德存在的意义在于“尽可能的让人们正向发展”,别的国家我不了解,但咱们国家会以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认知订立一个标准,比如见义勇为这件事,大家都认为应该见义勇为,那么见义勇为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相应标准,但这并不代表你不见义勇为就是不道德的。道德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人们一个标准,旨在告诉人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律是最基本道德的底限”,这话我是认同的,违反道德只是遭受舆论上的谴责,但如果触犯了法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么就要被强制执行,甚至是剥夺其生命权,但道德却不会这么做,道德只是在某种层次上规范、限制普通人的言行,不具备强制性。道德存在的意义,实际上就是起到一个最基本的约束意义,但不具备强制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