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三国志五征兵和募兵的区别

小肉包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募兵制征兵制

参军的性质不同。

征兵和募兵是有一定的区别,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参军的性质不同,征兵是强制性服兵役,而募兵是以出钱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服兵役。

征兵是个人自愿当兵,具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募兵制则是拿出金钱等好处吸引人、鼓励人上战场。

征兵制、世兵制、募兵制的区别是什么?历朝的兵制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是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存。中国兵役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

征兵制: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义务兵役制的优点在于士兵服役时间短,定期征兵和退伍,使兵员经常轮换,有利于常备军兵员更新,既可保持军队的兵员年轻力壮,又可储备兵员;也可使更多的人服现役,兵役义务负担公平合理。

募兵制:又称志愿兵役制,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志愿兵实行分期服现役制度。志愿兵服现役的期限,从改为志愿兵之日算起,至少三年,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岁。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后我国兵役制度的演变

1、1984年5月31日,新的兵役法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并从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兵役法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

2、1998年1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决议,对我国《兵役法》做出重大修改,调整了原有的部分兵役制度: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将海、陆、空三军服役期限一律改为2年,取消了超期服役的规定。

3、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23次会议,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我国《兵役法》,规范了兵役登记制度,调整了公民应征入伍年龄,对现役军官和士兵退出现役后服预备役以及民兵组织建设做出了具体规定,强调了现役军人的待遇和退出现役的安置。

百度百科-中国兵役制度

兵,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担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历朝历代兵的来源是怎么样的呢?

征兵制

是国家依靠行政手段强行征集国民补充军队的制度。

根据史料记载,从夏、商、西周,当兵是“众”或“国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这应该是征兵制最早的雏形。

为什么只能说是雏形呢,因为从西周之彰的兵制无从稽考,后世理想的记载不足为凭。但西周若与其他民族的封建时代没有大的差别,那时一定是所有的贵族(士)男子都当兵,一般平民不当兵,即或当兵也是极少数,并且是处在不重要的地位。

只有齐国在管仲时期的军制,我们可由《国语》中得知梗概,其他各国的情形都非常模糊。按《国语》:

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

“国”的军队,是由三万家出三万人组织而成。所谓“国”是指京都与附近的地方,只占全国的一小部分。“国”中的居民除工商外,都是世袭的“士”,并无农民。工商直到齐桓公时(公元前685年—前643年)仍无当兵的义务。农民当初有否这种义务虽不可考,管仲变法之后才有了当兵的责任;但并不是全体农民当兵,而是拣择其中的优秀分子。

三国志五征兵和募兵的区别

春秋时代虽已有平民当兵,但兵的主体仍是士族。所以春秋时代的军队仍可说是贵族阶级的军队。因为是贵族的,所以仍为传统封建贵族的侠义精神所支配。封建制度所造成的贵族,男子都以当兵为职务,为荣誉,为乐趣。不能当兵是莫大的羞耻。

到了战国时期,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秦国才是执行彻底、真正的“征兵制”,通过种种制度要求各阶层男丁入伍,通过军功获取爵位和社会地位。

情形特别严重时,甚至连童子也上阵。例如长平之战,秦王亲自到河内:

“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汉初延用战国时代流行而秦代临时间断的征兵制。当时力役与军役是同一件事。

但因汉高帝出身民间,对一般人民不肯当兵的情形恐怕知道得很清楚。所以他定制度时已默认征兵是不能实行的。就开始实行“募兵制”。

募兵制

主要以招募的形式征兵,而不是用强制手段征兵。

实际上征兵和募兵也没明显的时间断代,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诸侯执行“募兵制”如魏国的魏武卒就用通过募兵制建立的。以苛刻的筛选标准招募士兵,一旦入伍就发给他们工资,成为职业军人,而不是临时征发打完仗就回家。这些人放下手中农活去打仗,不但有军饷,还可以让全家免去徭役赋税,甚至能分得土地房屋。

但汉初实行募兵并不容易,因些两种制度都执行得不是非常彻底,处于摇摆之中,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当兵。因兵力相对较弱。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正式募兵,招募精兵维护京师。第一种称期门,次一等的称羽林。

至于期门、羽林从此就代替了当初的南北军,或与南北军并立,或与南北军混合,都不可知。

到了后面昭、宣帝时期,甚至招募胡人、囚犯充实到军队。

而募兵的高潮在唐玄宗时期,短时间之内维持了社会的安定,但同时也使藩镇的力量扩大,成为后续的军阀。

这种募兵制度一直延续到宋、辽、五代十国、元、明、清时期。甚至到了民国时期,还是采用募兵制。

世兵制

世兵制起源自汉末的质任制,当时士族为避免士兵逃散,将其家属集中管理,形成军户。由于长年战乱,最后出现专司作战的“军户”、“士家”,子承父业,甚至祖孙三代都为兵。而且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改为从事后勤运输方面的工作。

世兵制是相对于东汉募兵制、征兵制并行制度的重要变革,并逐渐取代了前者,保持了很多势力稳定的作战力量。

如我们所读过的《木兰辞》,为什么花木兰的父亲那么大年纪还得去当兵,朝廷一旦下达作战任务,他们都得出征,还得自带装备,因为他们家就是军户,花木兰的弟弟年纪太小,父亲年纪太大,都地法正常作战,这才有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在魏晋南北时期,世兵纪是主流的征兵方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