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域和复域是什么
1、复频域也称拉氏域,与时域有对应关系。
时域线性常微分方程经过拉氏变换到拉氏域,而拉氏域方程可在一定初始条件下经过逆拉氏变换转回时域方程。
2、时域和频域的关系及转换
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是对模拟信号的两个观察面。时域分析是以时间轴为坐标表示动态信号的关系;频域分析是把信号变为以频率轴为坐标表示出来。
一般来说,时域的表示较为形象与直观,频域分析则更为简练,剖析问题更为深刻和方便。目前,信号分析的趋势是从时域向频域发展。然而,它们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动态信号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主要通过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实现。周期信号靠傅立叶级数,非周期信号靠傅立叶变换。时域越宽,频域越短。
s(f) = ∫-∞?+∞?(s(t)·e)dt
sD(t)= dS(t)/dt
sD(f)= ∫-∞?(sD(t)·e-j2∏ft)dt=j·2∏f· s(f)
3、s平面是进行拉氏转换后复平面的名称。 s平面是数学模型,可以不用处理时域下时间为基础的函数,改为处理频域下的方程式,在工程及物理学上是图象式的分析工具。
扩展资料:
1、频域波形:
(1)频域中的任何波形都可以由正弦波的组合完全且惟一地描述。
(2)任何两个频率不同的正弦波都是正交的。如果将两个正弦波相乘并在整个时间轴上求积分,则积分值为零。这说明可以将不同的频率分量相互分离开。
(3)正弦波有精确的数学定义。
(4)正弦波及其微分值处处存在,没有上下边界。
2、时域波形:
两个重要参数是时钟周期和上升时间。
上升时间与信号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所经历的时间有关,通常有两种定义。一种是10-90上升时间,指信号从终值的10%跳变到90%所经历的时间。
这通常是一种默认的表达方式,可以从波形的时域图上直接读出。第二种定义方式是20-80上升时间,这是指从终值的20%跳变到80%所经历的时间。
关于合成孔径雷达的一些个人理解
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由空域、时域、频域、能量上分布的数量繁多、样式复杂、密集重叠、动态交迭的电磁信号构成的电磁环境。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复杂电磁环境是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化在空域、时域、频域和能量上的表现形式。
在一定的作战时空内,人为电磁发射和多种电磁现象的总合。构成复杂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有敌、我双方的电子对抗,各种武器装备所释放的高密度、高强度、多频谱的电磁波,民用电磁设备的辐射和自然界产生的电磁波等。
近几场局部战争已经表明未来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展开战斗其中制电磁权能够掌握战争主动因为军队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所以摊痪敌人的C4ISR系统,就使敌人变成聋子瞎子无法指挥部队作战。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即 合成孔径雷达 ,是一种主动式的对地观测系统,可安装在飞机、卫星、宇宙飞船等飞行平台上,全天时、全天候对地实施观测、并具有一定的地表穿透能力。因此,SAR系统在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海洋监测、资源勘查、农作物估产、测绘和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发挥其他遥感手段难以发挥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摘自百度百科)
在最近的学习中,主要以舰载机雷达为基础学习雷达。主要学习了SAR的两种基本成像方式,转台成像以及扫描成像。两种成像方式各有不同。转台成像主要用于近距离(100-300千米)的成像,而扫描成像主要应用于远距离成像,例如人造卫星。两者的信息处理均为时域信号与空域信号的叠加而成的二维信号。其中时域信号可以进行各种信号调制,空域信号亦课调制,但一般在垂直或水平扫描终不使用,因与时域调制信号的信息重复。而对于斜扫描而言,一般时域与空域军进行调制,充分获取信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