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い」「匂い」「香り」有何不同?
「臭い」多为令人不快的东西、难闻的味道、臭味,比如“垃圾的味道”“下水道的味道”。
「匂い」用于令人感觉良好的对象、令人感到愉悦、有趣的东西,例如“花的味道”“香水的味道”。与「臭い」相同,用于的确有这样的感觉。
将「におい」表记为片假名的「ニオイ」多表示令人感觉不好的「臭い」。
「匂い」和「香り」是同义语,都是好的味道,令人感觉良好、美的意思。「香り」比「匂い」更能给人高级的感觉。
「はなのにおい」,东经日语tokei可以有「花の匂い」和「鼻の臭い」两种含义,也有表示臭味的情况,但是「香り」没有臭味的意思,如果说「はなのかおり」,就一定是花的香味。
人类是因为经验判断的香臭,还是天生的本能的能判断出香臭呢?
两者是人体不同器官所感知的特性。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显示,味道: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气味: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
所谓“味道”,是指吃东西或喝东西时,舌头辨别出的酸辣苦甜咸的感觉。所谓“气味”,是指用鼻子辨别出的香、臭等味儿。
人对香臭的评判是偏主观的,凡是闻起来不舒服的都可以称为臭,闻起来令人舒适、食欲高涨的就可以叫做香。大学有一南方同学,他形容所有不好闻的东西就一个字“臭”。
人判断能嗅出约400多种气味,这肯定是天生的,人的鼻腔中有较为丰富的嗅觉神经,但是人类对气味的敏感度远远低于野生动物,主要是对近距离的气味敏感,而野生动物像大猩猩犬科动物猫科动物远距离的嗅觉也较为发达,能够距离一定距离依然闻到它们爱吃的食物然后跑过来,而这也和智商的高低有关。
嗅觉神经发达用来分析气味信息的大脑皮层就更发达一些,因此有科学界认为动物嗅觉和智商有一定关系,智商发达的动物智力微低一些,尽管这种说法保守质疑,但是在动物界却是存在较广泛的现象。
嗅觉是天生的,但是对气味的定义却是后天的,所谓的香臭其实只是人类的定义,动物们没有香臭的概念。所谓的香就是令人较为舒适的嗅觉体验,臭也是令人较为讨厌的气味体验,相应的感觉都比较倾向于个人体验,因为香臭都有大致的定义上的区别,而这两种气味的感受则是每个人都不大相同的。
人类体验到香臭自然是之前经历过相应的场景,先给香臭下了大致的定义,然后才有较为具体的形容,但其实认真想一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我们知道有香臭的体验,可是我们几乎无法描述香臭到底是怎样的气味,描述起来无外乎是和个人经历有关的体验,舒适或者不舒服,喜欢或者讨厌。
感觉是天生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而要去描述一种具体的体验,则涉及很多体验的抽象化的总结,也就是形容香臭都是后天的能力。猫狗也能闻到各种物质气味的区别,可它们根本就没有香臭的定义,也不会说话,对他们来说就是最直观的经验性的总结,可能能吃的就代表香,不能吃的就代表臭,这可能也是人类闻到粪便觉得臭恶心,而狗却可以将粪便作为食物的原因。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区别就是我们能够将事物的属性抽象化总结,然后可以用语言表达。香臭的体验每个人都有过,但是每个人描述起来却有所不同,属于没有标准定义的事物属性,闻起来令人舒适的就是香,讨厌的就是臭,但这之前必然要经历相应的食物,小孩有时候会抓屎玩,他们的嗅觉还不够发达闻不到,可长大了就基本再也不会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