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
可用来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
扩展资料
遥感通过人造地球卫星、航空等平台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
百度百科-遥感
航空遥感影像和卫星遥感影像在解译时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地图肯定是等比例尺的,即图上一厘米代表一定的实际距离
照片和遥感影像 比较相似,都是成像
但是照片是真彩色下的遥感影像
地图包括基本的图例要素,比例尺,等等
遥感影像需要进行专业的图像解译
共同点:
1、都是通过利用地物的空间特征、形状、颜色、纹理、大小等性质进行解译。
2、都是将遥感影像按照地物属性进行分类,方便人们根据解译结果进行研究和再利用。
区别:
1、航空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要高于卫星遥感影像,因此解译分类的精度要更高,类别要更多、更细。
2、正是由于分辨率的差异,因此两者影像涵盖的区域大小不同,航空遥感影像涵盖的区域范围要小一些,因此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更关注于大尺度上的分类、变化,而航空遥感影像的解译更关注于小尺度上的较为细微的变化。
3、航空遥感影像可以在立体下进行解译,卫星遥感影像只能在平面上进行解译。
4、卫星遥感影像一般比航空摄影相片比例尺要大,卫星遥感影像比航空相片解译难度也更大。
百度百科-遥感卫星系统
百度百科-航空遥感系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