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英语教资2】教学情景分析:教学实施与评价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战略策略

教学情境分析就是分析教学案例,占到30分,是我们的第二重点,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开始。

考题思路: 1. 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 2. 肯定合理之处; 3. 否定不妥之处。

知识点 1学法指导?

1、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包括: 复述策略(Rehearsal strategy),精加工策略(Elaborative strategy),组织策略(Organizational strategy)?

2、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包括:计划和调控策略(Planning,Regulative &?Monitoring strategy)。?

3、资源管理策略(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y) :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包括时间(time)管理策略、学习环境(learning setting)管理策略、努力(effort)管理策略、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寻求支持策略(Seeking Supply)。

知识点 2教法指导

1、教学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2、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用母语根据语法进行翻译,培养阅读能力)、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通过 句型操练 达到脱口而出- 李阳疯狂英语 )、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听说法的升级版,加入看)、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全身反应法(TPR)、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设计场景,为语言学习和操练提供实例)、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3、课堂管理 :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不良行为而采取的各种活动和措施。?

功能:维持和促进, 影响因素:首先看领导,教师带着跑,班级大与小,期望少不了。

4、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

作用:增进师生交流; 集中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促进思维发展,锻炼表达能力,检验学习效果。?

提问方式: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答案唯一,教师知道答案,通常用来检?

测学生对知识、文章内容的理解。 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没有固定答案,需要总结、归纳或分析。

5、教学评价:

1)诊断性评价 Diagnostic Assessment(课前,为了因材施教):之前的成绩单,quiz测验,观察与访谈 observation & interview。

2)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包括成绩表现、情感态度等,所以,又叫过程性评价。量化的有评价表(questionnaire),质性的有成长档案袋(portfolios)。评价要多元。

3)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学生对某科内容的掌握。口试(oral test)和笔试(written test)。

评价标准: 标准参照评价(Criterion-referenced assessment) 又叫绝对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常模参照评价(Norm-referenced assessment) : 与其他人比较,评定该生成绩优劣。 个体参照评价(Individual-referenced assessment): 自己与自己比较。

案例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优点和缺点,当然,考得更多的是缺点。

1、优点评价:

①对教师而言: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完成课堂任务,促进自我反思…

②对学生而言:能够发挥主体性,调动积极性,增加参与性,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2、缺点评价:

1)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步骤/方法/效果,总结作业,板书等是否完整、恰当、多样?

2)提问反馈:是否体现引导?是否发挥学生主体性?问题是否 清晰有效? 反馈是否及时?是否简单粗暴或大包大揽?是否鼓励 学生?是否体现引导?是否发挥主体性? 用语是否简洁明确?言行举止是否得当?

3)评价反思:评价是否全面、具体、得当? 反思是否具体?是否有改进措施?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30分)。

下面是某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

T: Just now we get to know many different sports, for example...

Ss: Weight-lifting, fencing, aerobics, triathlon, shooting...

T: Great. Now, let's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 How many types can these sports be divided into?

Ss: (discuss with partners)

T: For example, football, tennis, table-tennis, they belong to...

S1: Ball games.

T: Great. And then...How about rings? Double bars? Which type of sports do they belong to?

Ss: (silence)

T: (write “gymnastics” on the blackboard) Now read after me..

S2: Ms Xia, how to say “kua lan” in English? It is the honor of all our Chinese people.

T: Yeah, we really ought to know 110-hurdle race. By the way, which type do both running and 110-hurdle race belong to?

【英语教资2】教学情景分析:教学实施与评价

Ss: (silence)

T: Let me tell you, track and field sports. Read after me.

S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T: Don't forget the sports that are done in the water--the water sports. So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ports we' ve learnt today?

Ss: Ball games, gymnastics, track and field and water games.

T: Excellent!

根据上面所给信息,从下列两个方面作答:

1、该片段属于什么教学环节(6分) ?其教学目的是什么? (6分)

2、该片段存在那两个主要问题(10分) ?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8分)

答:1、该教学片段属于新授( presentation) 和练习( practice )环节。

新课呈现是新课标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目的是运用多种手段来创造情境与环境,介绍新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传递教学信息。

练习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某一特定的话题下,通过机械性答案练习即控制性练习,不断强化某一或某些语言结构和词汇。

2、问题一: 新授环节的单词讲授过难:讲解的词汇时需要结合学情,注意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而该教师在新授单词的过程中忽略了学情。

改进建议: ①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去引导学生掌握新授知识(比如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猜测新授单词的意思),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要学的东西。教师应当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遵循语言学习的持续性和渐进性。

问题二: 教学方法单一,该教师在新授单词时只采用问答形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练习环节,也没有选取恰当的活动巩固单词。

改进建议: ①可通过多种方法来新授单询,比如直接法,,视频,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来新授单词,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新授单词。

②在练习环节,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语境当中掌握新授单词,还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为以后运用语言奠定基础。

策略、战略、政策之间有什么区别?

战略与战术的区别如下

概念:

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战术只为实现战略的手段之一。实现战略胜利,往往有时候要牺牲部分利益,去获得战略胜利。战略是一种长远的规划,是远大的目标,往往规划战略、制定战略、用于实现战略的目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争一时之长短,用战术就可以达到!如果是“争一世之雌雄”,就需要从全局出发去规划,这就是战略!

例如863计划,这是战略!需要至少2年以上时间去做 去完成!

企业规划 5年后 10年后 要获得目标,这种长时间 大范围 的规划就是战略!

1.作战的谋略。

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一:“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清?叶名沣?《桥西杂记·杨忠武公训子语》:“公一生战略,具载国史。”

2.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

对战术而言。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五:“兵书上说得好:战略与战术乃二个全异之行动。战术是关于战斗诸种行动之指导法,战略乃连系配合各种战斗之谓。战略为作战之根源,即创意定计;战术乃实行战略所要求之手段。”?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一:“敌人最初的计划,据传是将采取大迂回的包围战略。”

3.比喻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方略。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扩展资料

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在西方,“strategy”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来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施诈”。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战略

策略是为战略服务的,也就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具体方法)。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并服从于战略。通常战略在相当长的时期不会有变化,策略经常因时势而改变。策略不能违背战略,战略错误会导致策略失败,而策略成功并不意味战略成功。没有适当的策略,再好的战略设计也会落空。毛泽东、周恩来历来讲求运用策略为实现战略服务。

而政策是为战略服务的,战略能否顺利实现,政策的选择是否正确就成了关键!政策不能偏离战略,不与战略相悖,才能更好地为战略服务。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规范和限度。策略是国家政党为实现自己的战略任务而采取的相对应的行动方针、斗争方式和手段。

策略——计策,谋略。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具体特点:

1,针对性思考,就事论事;

2,明确解决具体问题;

3,在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手段;

4,主要考虑本身可行性与时间要求。

战略——1,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2,有关战争全面的内容。3,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

中国古代常称战略为谋、猷、韬略、方略、兵略等。西晋曾出现司马彪以“战略”命名的历史著作。英语中与“战略”相对应的词strategy,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意是“将兵术”或 “将道”。近代,战略在世界各国先后发展成为军事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现代战略涉及的范围日趋扩大,西方国家陆续提出了“大战略”、“国家战略”、“全球战略”等一类概念。“战略”一词现已被各个领域所借用,诸如政治战略,经济战略,科技战略 ,外交战略,人口战略,资源战略,体育战略,等等。

战略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国内外形势的估量和对敌对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分析;对战争可能爆发的时机、战争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判断;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方向、战略阶段和主要作战形式的确定;战区划分;战场准备;武装力量的建设;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的研究;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战略后方建设;国防工业的布局和武器装备的研制、更新;动员体制的确立;国防工程的计划和实施;战略指挥系统的组建和完善;作战序列的确定;战略协同的组织;战略预备队的使用;战略后备的调配,以及如何抓好有关全局的枢纽和环节,适时实施战略转变,夺取战略主动权,等等。

战略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人的觉悟程度,为国家或政治集团所规定的基本政策服务。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主观指导,对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决定作用。战略同国家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资源、交通运输,以及作战地区的地形、水文、天候等,也有密切关系。

战略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全局性;2、阶级性;3、对抗性; 4、预见性;5、谋略性。

战略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战略目的;2、战略方针;3、战略力量;4、战略措施。

政策——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政策的具体特点:

1,阶级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点 。在阶级社会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从来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2,正误性。任何阶级及其主体的政策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时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

4,表述性。就表现形态而言,政策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外化为符号表达的观念和信息。它由有权机关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手段进行表述。

作为国家的政策,一般分为对内与对外两大部分。对内政策包括财政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军事政策、劳动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对外政策即外交政策。 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

资料来源——

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82819/114408/114421/6790257.html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