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与乌龟也是需要冬眠的吗?
是的。冬眠也叫“冬蛰”。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
冬眠,是变温动物避开食物匮乏的寒冷冬天的一个“法宝”。你看,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半小时也死不了,可是当一只醒着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钟后,就会被淹死,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冬眠时,动物的神经已经进入麻痹状态。有人曾用蜜蜂进行试验,当气温在7~9℃时,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动,但轻轻触动它时,它的翅和足还能微微抖动;当气温下降到4~6℃时,再触动它却没有丝毫反应,显然它已进入了深沉的麻痹状态;当气温下降到0.5℃时,它则进入更深沉的睡眠状态。由此可见,冬眠时神经的麻痹深度是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另外,冬眠时,动物体温显著下降。据研究,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说,动物在冬眠过程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苏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
动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体温,更重要的是供给冬眠时体内的消耗。一般动物在冬眠前的体重,都比平时增加1~2倍,冬眠之后,体重就逐渐减轻。如冬眠163天的土拨鼠体重减轻35%;冬眠162天的蝙蝠体重可以减少33.5%。
动物在冬眠时,血细胞还会大大减少。平时,1立方毫米土拨鼠血液中,会有12180个白细胞,但冬眠时平均只有5950个,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尽管体内“卫士”──白细胞大大减少,但冬眠动物却从来没有发现生病的。那么,为什么每年到一定的时候,动物就会进入冬眠呢?
编辑本段为什么要冬眠
为此,科学家进行过长期的探索。
夏天,科学家从人工条件下进行冬眠的黄鼠身上抽出血液,注射到活蹦乱跳的黄鼠静脉里,结果,它像被麻醉一样,很快进入昏睡的冬眠状态。
看来,在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一种能诱发冬眠的物质。实验还表明,冬眠时间越长的动物,其血液诱发冬眠的作用越强烈。
那么,这种诱发冬眠物质是什么呢?
据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颗粒状物质,有时这种物质也会粘附到红细胞,因而使红细胞也有了诱发冬眠的作用。
奇怪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对外来物质总是排斥的,但冬眠中的动物例外。科学家抽出冬眠旱獭的血清,注射到黄鼠的血液中,黄鼠不但不产生排斥反应,反而呼呼入睡,进入冬眠了。
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又带来了新的信息,在动物的血液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与冬眠物质相对抗的物质。这种物质在血液中达到一定量时,就使冬眠的动物苏醒过来。
这样看来,动物何时开始冬眠,不仅取决于诱发物质,而且也取决于诱发物质和抗诱发物质比例的变化。科学家判断冬眠的动物可能一年到头都在“制造”诱发物质。抗诱发物质可能是在进入冬眠后开始产生的,并且其产量是沿直线上升,直到春暖花开才逐渐减少。当抗诱发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足以控制诱发物质的时候,动物才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
至今,人们仍然未完全揭开动物冬眠的奥秘,探索还在进行,科学家认识到,研究动物冬眠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在航天与医学上有重大实用价值。
编辑本段动物
地球上可控制自己体温的动物,称为恒温动物。可因环境温度改变而调节体温的动物,称为变温性动物,这些变温动物在冬天寒冷时,体温随着下降,而活动也跟着停止,此时体内对能量的消耗也随着减少,如此在不吃食物的状态下也能维持生命。
“冬眠”的种类分为3种,第一种为蛇及蛙等两栖爬虫类的冬眠,其体温与周围环境配合,如环境温度下降则体温跟着下降而进入冬眠状态,己无法进行调节。 第二种为松鼠等动物其体温于平时保持恒温性,在进行冬眠时,可将自己体温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之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在0℃以下结冻,其体温维持在5℃之间。 第三种为熊类,熊在冬眠时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在严紧的分类下应该是近于睡眠和冬眠之间。冬眠的哺乳类动物与我们身体构造上一定有什么不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两者器官和组织没有差异性,只不过是冬眠的哺乳动物能够利用特殊因子来控制神经荷尔蒙系统调节器官的代谢状态,如果能找到这种控制的遗传因子,将来人类或其他动物进行冬眠也不无可能性。在我们台湾因为天气温暖,所以动物的冬眠时间应该很短暂,尤其是动物园内属于可冬眠性的动物在保温及避寒的设施下于冬天还是能活动自如的。 冬眠的哺乳动物 啮齿目 栗鼠、欧洲睡鼠、金仓鼠 翼手目 蝙蝠 食虫目 刺猬 还有青蛙蛇 找不到有蝎子。
导语:乌龟的品种有200多种,大多数分布在热带地区或者温带地区。有些朋友对乌龟的相关内容感兴趣,那么,乌龟是什么动物?乌龟的特点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乌龟是什么动物
乌龟是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乌龟属半水栖、半陆栖性爬行动物。
乌龟分为头、颈、躯、尾和四肢:与其他爬行动物有显著区别的特殊形态构造是具有龟壳,宽短的躯体包含于龟壳内。龟壳有拱起的背甲和扁平的腹甲构成:腹甲在体侧延伸,以骨缝或韧带与背甲相连,这个伸长部分称为甲桥。头、四肢和尾从龟壳边缘伸出,一般均能缩入壳内保护自己(除平胸龟例外)。
背甲和腹甲均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由若干骨板组成,外层由若干角质盾片组成。棱皮龟科完全没有角质盾片,表明覆盖以革质皮肤,其骨板也退化为许多小骨片。龟类上下颌均无齿,颌缘被以角质鞘,称为喙。龟有肌肉质舌,不能伸出。有眼睑及瞬膜,瞳孔圆形。听觉不敏锐,触觉及嗅觉较发达,肺呼吸。泻殖肛孔圆形或纵裂,有交接器单个。
壳略扁平,背腹甲固定而不可活动,背甲长10一13厘米、宽约16厘米,有3条纵向的隆起。头和颈侧面有**线状斑纹,四肢略扁平,指间和趾间均具全蹼,除后肢第五枚外,指趾末端皆有爪。
如何给乌龟喂食
1、饲料选择:乌龟属于杂食类动物,自身的食性比较广,不过往往偏爱动物性饲料,常见的食物有小鱼、小虾、昆虫、螺肉、蚌肉等,喂植物的话可以喂浮萍、嫩叶、稻谷、麦粒等。需要注意的是,投喂之前需要将食物处理一下。如果是肉类的话,往往要切碎后才能投喂,鱼要除去鱼刺,虾则要去头,以免卡它的喉咙。冰冻的食物需要化冻,等到温度和水温一致了再喂。
2、喂食时间:乌龟在不同的季节,食欲是不一样的,温度越高,它们吃的东西越多。通常在夏季需要每天喂一次,秋季可以几天喂一次,冬季冬眠的话则不要喂养。另外,夏季投喂一般在早上或下午,其它季节可以在中午投喂。
3、食量大小:乌龟的年龄不一样,食量也不固定,不过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头部的两倍,如果长期投喂过多,容易导致它们患上肠胃炎等疾病,对它的健康不利。
乌龟的特点是什么
乌龟的外形特点
乌龟的四肢粗壮有力,呈灰褐色。乌龟的头比较小,头顶的前部平滑,后面的皮肤有多边形的细粒状的鳞,头侧有暗色镶边的黄纹及黄斑,并向后延伸至颈部。
乌龟背甲扁平,并有三条纵棱,呈现出棕褐色,雄性更接近黑色。
乌龟尾巴比较短小,爪子上有蹼。
乌龟的生活特征
乌龟属于半水半栖、半陆性爬行动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大多会待在水中,晚上才会出来。遇到敌害或受到惊吓时,会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乌龟在常规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寿命一般也会比较长。
乌龟为变温动物,当水温上升到15℃时,会出来活动,水温在18-20℃开始摄食。乌龟比较怕热,当温度达到20℃以上时便会躲在深水淤泥中,夏日火热时,就成群地寻找荫凉处躲避。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乌龟就会静卧在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进入冬眠状态,来抵御寒冷的侵袭。
乌龟是杂食性动物,食性比较杂,以昆虫、蠕虫、小鱼小虾、植物的嫩叶、浮萍、稻谷、杂草种子等为食。乌龟的耐饥饿能力很强,数月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乌龟的饲养管理
从乌龟开始进食到停止进食这个时期是乌龟生长的时间,要经常的给它晒太阳,还要勤换水,一般一周就要换一次水。
乌龟在冬眠时也不能离开水,也需要晒太阳,可以少换水,甚至不换也可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