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乞骸骨是什么意思 和致仕的区别

乐乐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致仕骸骨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什么是乞骸骨

乞:求,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作谓语;指告老还乡。

典故: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与侄儿一起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他们的请求得到批准,离京时,公卿大夫在城外为他们饯行,因他们知足不辱,功成身退,被人们尊为“贤大夫”。

出处:上书乞骸骨。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梁实秋《退休》:“乞骸骨居然造成这样的轰动,可见这不是常见的事。”

乞骸骨和致仕的区别

乞骸骨和致仕的区别在于:“致仕”一般是指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一般皇帝会同意;而“乞骸骨”一般是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皇帝很有可能不同意。

致仕是交还官职,即退休的意思。《尚书大传.略说》中有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如果有疾患还可以提前,官员以何官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

此外,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一开始源于周代,在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制度。

在古代,也有官员因正确的“乞骸骨”而被人所称道。比如:在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年事已高,就上书向皇帝请求与侄儿一起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他们的请求得到批准,在离京时,公卿大夫在城外为他们饯行,因他们知足不辱,功成身退,所以被人们尊为“贤大夫”。

悬车和致仕一样吗

古往今来,故乡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无论你是达官贵族、富豪巨贾还是贩夫走卒、奴仆杂役,只要你生活在他乡,就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即?游子?,所以才会有?低头思故乡?的落寞,有?他乡遇故知?的欣喜,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激动以及?近乡情更怯?的复杂心境,即便你在他乡功成名就,也会生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感慨。没有人喜欢客死他乡,所有人都期盼叶落归根,这是数千年来刻在骨血中的故乡情结。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很多都选择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京城或者就任地,无论京城多么繁华,就任地多么风景宜人,始终还是故乡的云更飘逸、月更圆、水更甜、山更迷人、人更可爱,即便是脚下的大地,都是故乡的更踏实。

当然关于古代官员告老回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这就需要对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官员的退休并不是说到了规定的退休年龄就会让你自动退休,尤其是天子脚下的官员,这其实是需要官员自己上书申请的,皇帝肯放你退休,你就能退休,皇帝不肯放你退休,你就只能继续在任上干,即便让你隔五天上一次班也不会让你退休,所以古代不乏有?卒于任?的情况,即有些官员直接死在了任上。

乞骸骨是什么意思 和致仕的区别

官员们请求退休这件事在古代一般有这么几个说法,比如乞骸骨、致仕,通俗点说法就是告老还乡。不过致仕和乞骸骨之间又有不同,致仕即正常退休,到了规定的退休年龄,然后申请退休,而乞骸骨则是因为生病啊或者什么的原因提前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当时规定的退休年龄是七十岁,有?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的说法,此处的致事就是退休的意思,到了唐朝时期,致事一词被致仕取代,后来一般都是用致仕来表示退休。而七十致仕也成为很多朝代的一个法定退休年龄。在这个法定年龄之前,官员不想干了,或者身体上有了损伤,或者心理上有了倦意,都可以上表乞骸骨,回老家安度晚年,如果到了退休年龄,就申请致仕。

唐朝时期就形成了完整的致仕制度,官员到了退休年龄就上表请求致仕,然后皇帝会挽留,以示皇帝对官员的认可和重视,而官员呢则再三请求致仕,以示年龄大了就要退位让贤,绝不尸位素餐。这样一番互动,你好我好大家好,然后皇帝准许你退休,退休之后的生活也是很有保障的。唐朝宰相在致仕或者乞骸骨之后还可以定时参政议政。

当然也有些官员,皇帝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的,所以致仕的请求一再被驳回,所以官员只能为国家服务到皇帝准许你退休或者直接到死为止,这样的情况是极少的,也是有悖于人性的。一般情况下,皇帝对于致仕以及乞骸骨的请求都是按照致仕制度批准的,或者根据官员的身体情况拖个几年,最后还是会尊重官员的要求。

比如,唐初名将李靖在64岁的时候因为足疾请求致仕,李世民准了李靖的请求,然后加授李靖为正二品的文散官特进,准许李靖在家中休养,每两三天参与一次宰相议事。后期他还挂帅征讨土谷浑。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皇帝逼着官员乞骸骨或者致仕,比如唐初名将尉迟敬德,尉迟敬德确实曾立下大功,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不过后期李世民登基之后,尉迟敬德有点自恃功高,看不起文臣,常常弄矛盾,即便是在朝堂上也不避讳和文臣争吵,而且还险些打瞎了李道宗的眼睛,后来李世民就数次警告尉迟敬德。尉迟敬德58岁的时候就上表乞骸骨,李世民授予他从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然后准许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想钻制度的空子,比如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八十岁了还不肯上表请求致仕,还闹出了大笑话,858年,正好八十岁的柳公权参加元旦朝会,将给皇帝上的尊号叫错了,被御史弹劾,当时的人都恨他不致仕,他老人家硬是又坚持了两三年才致仕,然后八十七岁那年去世。

而另一个例子就是唐朝的宦官杨复恭,当时唐昭宗下了杨复恭的兵权,杨复恭以致仕要挟唐昭宗,没想到唐昭宗愉快的成全了杨复恭,杨复恭一气之下让心腹把宣旨的使者给杀了,然后自己跑到商山藏了起来,可以说是相当的不体面了。

而致仕后的去处通常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回到了老家,其中上文说的?落叶归根?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常老家还有亲人,于是他们在退休后就回到老家去生活。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比如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退休后就想回到老家图个清静安度晚年;再有就是在京城,天子脚下,如果退休后还留在京城,生活同样还是战战兢兢的,还是处在是非之地,皇帝不放心你,朝中官员还会经常骚扰你,一个处理不好,还是会卷入权力斗争中去,得不偿失;再有就是有些是皇帝勒令你退休的,就是希望你交出手中的权力,远离京城,过上另外一种生活。所以,很大一部分官员在退休后,就踏上了回故乡的路。

但也有一些官员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即便是退休后也留在京城生活,他们或者在故乡早已没有了亲人朋友,或者在京城生活惯了,并不愿意离开,也或者即便是退休了,皇帝也还需要他们,于是就留在了京城。但留在京城的生活并不怎么好,比如尉迟敬德,在乞骸骨后的十六年里,为了让李世民放心,他不与外人往来,自己躲在家中炼制金石丹药,修建园池,演奏音乐,自娱自乐,直到去世。李靖同样也是,在乞骸骨之后参与了土谷浑之战,被有心人诬陷谋反,李靖不得不闭门不出,不见宾客,即便是亲戚也不能妄进家门。

?悬车和致仕不一样,但都有辞官的意思。

致仕:辞官。

悬车:古代官员一般至七十岁告老引退,把车子悬挂起来不用。指告老辞官,退休家居。

悬车造句:

1.束马悬车不易行,崎岖险道出阴平。

2.他束马悬车,毫无创新,当然是不会成功的。

3.艾受命忘身,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4.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5.叶痕嘴角勾起一丝快意的笑容,迅速退档刹车,在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内就以高难度的动作停下了悬车。

致仕造句:

1.宋代以前,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完整而严密的官吏致仕即官吏退休制度。

2.大多数致仕官员是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多途径解决养老问题的。

3.唐人在入仕前、为官中、致仕后皆与自己的别墅息息相关,是他们读书科举、自娱游乐、修道习禅和疗养归宿的地方。

4.在明代,统治者大量继承了前代的做法,又依据本朝的实际情况多所更张,形成了独具本朝特色的文官致仕制度。

5.致仕官员有俸禄往往只是高级官员才享有的特权,并不适用于中下级官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