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鲈鱼和养殖鲈鱼区别在哪里,附鲈鱼的养殖方法
1、野生鲈鱼体型较为细长,表面颜色发亮,鱼身斑纹比较清晰,而养殖的鲈鱼无需担心食物,因此体型短而粗,肚子较鼓。2、野生鲈鱼的嘴部较尖,而养殖鲈鱼的嘴部较为圆滑。3、野生鲈鱼一般为弓背,而养殖鲈鱼的背部比较平直。4、野生鲈鱼的尾部较长,并且相对比较完整,而养殖鲈鱼的尾部较短,多有伤缺口。
一、野生鲈鱼和养殖鲈鱼区别在哪里
1、野生鲈鱼的体型较为细长,表面颜色发亮,鱼身上的斑纹比较清晰,而养殖鲈鱼由于不需要自行觅食,活动量较少,因此体型短而粗,肚子较大,颜色较深。
2、野生鲈鱼的嘴部较尖,而养殖鲈鱼的嘴部较为圆滑。
3、野生鲈鱼一般为弓背,而养殖鲈鱼的背部比较平直。
4、野生鲈鱼的尾部较长,并且相对比较完整,而养殖鲈鱼的尾部较短,多有伤缺口。
二、鲈鱼的养殖方法
1、池塘
(1)池底平坦,底质以偏碱性的粘壤土为宜,池坡比控制在1:2.5-3左右,水深控制在1.5-2m左右。
(2)入冬时,将池塘中的水排干并清理掉池底多余的淤泥,大约保留10-15cm即可,然后进行暴晒。放养前15-20天左右,每亩池塘使用100kg生石灰全池泼洒。7天后,进水80-100cm,然后每亩池塘使用100g的24%溴氯海因进行消毒。
(3)放养前5-7天左右,每亩池塘使用200-250g的80%高效生物肥水宝,后续每隔10-15天,每亩池塘追施0.5-1kg的氨基酸肥水膏。
2、放养
(1)每亩池塘放养1800-2000尾加州鲈鱼(规格为200尾/kg),同时搭配放养20-30尾的鲫鱼(规格为10尾/kg),50-80尾的鲢鱼(规格为10尾/kg),其中加州鲈鱼在5月中下旬放养,鲫鱼和鲢鱼在6月中下旬放养。
(2)在放养鱼苗之前,加州鲈鱼使用3-5%食盐水浸浴10分钟,鲢鱼和鲫鱼使用15-20g/m?高锰酸钾药液浸浴15-20分钟。
3、投喂
(1)放养后的前2天,主要以培育的浮游生物为食。第3天开始,使用加州鲈鱼0号饲料进行驯化。驯化后7-10天后,进行正常投喂。
(2)养殖初期,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饲料选择0号料和1号料,蛋白含量为46-45%,粒径为1.7-4mm。养殖中期,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饲料选择2号料和3号料,蛋白含量为45%,粒径为4-8mm。养殖后期,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饲料选择4号料,5号料和6号料,蛋白含量为44%,粒径为8-12mm。
4、管理
(1)每隔5-7天加注一次新水,加水量为20cm左右。每隔15-20天换一次新水,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30%。
(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40cm左右。
(3)池塘水体的氧气溶解量控制在5mg/L以上。
(4)池塘水体ph控制在7.5-8.5之间。
(5)每隔15天左右,每亩池塘使用250g微生物益水素,分解池塘中的残饵以及排泄物。每隔20-30天左右,每亩池塘使用200g的底毒净。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在民间关于“四大家鱼”的起源大概是在唐朝的时候,分别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有人说鲤鱼也是四大家鱼之一,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虽然鲤鱼的食用历史也悠久,食用人群广,但却并不是四大家鱼之一哦!那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是李姓王朝,是不允许贩卖、食用鲤鱼的,所以从那以后它就和四大家鱼无缘了,逐渐就形成了“青、草、鲢、鳙”这四大家鱼的说法。
青鱼:
主要生长在水的中下层区域,最适合的生长水温在22度到28度左右,主要以水中的螺蛳、蚬、蚌、蛤、虾以及昆虫等为食。生长速度非常快。最大的个体能够达到70公斤左右。
草鱼:
草鱼和青鱼类似也主要是生活在中下层的水域以及水草比较丰盛的水域。草鱼是一种草食性的鱼,它主要是以草为食,幼鱼时期草鱼也会食一些昆虫、泥鳅等。草鱼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最大的个体能够达到40公斤左右。
鲢鱼:
鲢鱼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白鲢”,鲢鱼生活的水域多在中上层水域,冬季的时候才会到深水域越冬。鲢鱼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属于非常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鲢鱼的胆量比较小,生长速度也属于比较快的鱼类。这种鱼比较擅长跳跃,经常翻出水面。这种鱼身上的鱼鳞很小,是白色的!
鳙鱼:
鳙鱼又叫“花鲢”,我们经常吃的剁椒鱼头就使用花鲢做的。花鲢和白鲢类似都主要生活在中上层水域,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生长速度比较快。而且身上鱼鳞都不大,但是却有黑色的花纹,这也是其叫花鲢鱼的原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