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什么是“的确凉”面料?夏天选择什么面料最好?

梵高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的确良面料

的确良?这个词,想必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实,它是一种面料的名称。

相信我们妈妈的这一辈人,就是?的确凉?面料的忠实粉丝了。在那个没有空调也买不起电风扇的时代,拥有一件薄薄的?的确良?衣衫可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那么,?的确良?面料到底是什么面料呢?

事实上?的确良?面料就是我们常用的涤纶。

的确良?这个叫法,也是中国人对这种面料的俗称。而实际上,40年前,也很流行的说法还有?的确凉?。当时,?的确良?面料是先在香港流行起来的,广东话的音译,大意为?的确靓?。其实,它更多的名字是?特丽纶?、?达克纶?等。这种面料的工艺是合成纤维里面比较简单的,所以,制作成本比较低。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它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认可,所以,被广泛运用于服装及各类生活用品的生产。

随便问问身边的妈妈和长辈们,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的确良?的。

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呢?

1976年之前,人们穿的、盖的都是全棉制品。

1976年至1979年,中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成了那个年代的代名词。

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种叫?的确良?的面料开始走俏。按今天的眼光看来,这种化纤面料?的确良?其实很?不良?,全棉制品才高级。

但当时人们的想法恰好相反。因为当时普遍认为?的确良?要比棉布好,高级。?那个年代的小孩打雪仗,会把雪团恶作剧地塞进同伴的脖领里,再大喊一声?的确凉?。可见当时?的确良?风靡中国的程度。

当时买布料要凭布票,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实用主义的审美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的穿衣习惯。

的确良?料子还能印染出鲜亮的色彩。改革开放之前,整个中国的服装是暗色系一统天下,绿军装是最时尚的穿着。清一色的岁月里,自由张扬的人性追求也在计划经济里被压抑。社会最先进步的,便是人们身上的色彩。北京的李菊回忆过去,忍不住感叹说:?今天看当年?的确良?的颜色,觉得是很土气的,但在那个年代,年轻姑娘穿着色彩鲜艳的?的确良?裙子,又洋气又让人羡慕。?

当然,那时豆蔻年华的女孩儿家,自然也不堪寂寞,她们穿红蓝的碎花长裙,边角上还小心翼翼地打了褶。而最会装扮的姑娘则穿质地也是?的确良?的白裙子,为防止走光,她们又套上一层衬裙,走起路来裙角飞扬,真的是仪态万方。的确良在那会儿是精致生活的标志。

那时的的确良,的确就是?良?既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极度渴望的?小资情调?。

那么的确良?是真的很凉快吗?

其实不然!

的确良?面料的强度和弹性比一般的面料都要高些,而且它耐磨耐腐蚀,相对比较耐用,而且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抗紫外线。它属于热塑性纤维,其耐热性是合成纤维中性能最佳的,所以它不容易变形和褶皱。

但是,?的确良?的吸湿吸水比较差,易产生静电,穿在身上不贴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气性差,天一凉,就嫌冷,天一热,闷得慌;不吸汗,一出汗,就粘在身上;一遇上水,透明性极强。所以夏天穿着它,出汗时容易和身体粘在一起,它的吸湿能力又差,因此,在户外劳作时,它其实是不凉的。

当然,从统一面料来说,厚度厚的肯定是比薄的要闷热一些。

但是,是不是越薄的面料就越凉快,越厚的面料就越闷热呢?夏天,我们又该选择什么样的面料呢?

其实,从衣服材质上看,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是夏季穿衣的最好选择。

在众多面料中,丝是最轻,最佳亲肤性的了,而且它还能抵挡紫外线,是夏季最佳面料的选择。但是,丝是非常娇贵和矫情的,在洗护方面,必须用专门的洗涤剂,否则就容易损坏和变硬了;

纯棉:吸汗舒适性价比是很高的。

棉是棉纤维制成,它有很好的吸水作用,可以吸汗,让肌肤变得清爽。它触感好,透气性强,但是,缺点是容易皱;

还有如今得到大家喜爱的麻面料,它结构松散、质地轻、孔隙大,比棉更加吸湿和透气,属于天然的面料,对皮肤是非常友好的。

麻里面,可以分为汉麻、苎麻和亚麻。其中,汉麻的抗皱性和垂度是最好的,苎麻次之。所以,汉麻面料的麻面料里面,价格是最高的。

什么是“的确凉”面料?夏天选择什么面料最好?

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买一件汉麻面料的衣服来穿,会非常舒服的。

相对于?的确良?面料来说,棉麻面料是比较厚的,但它们的吸水能力和散热能力远远优于?的确良?面料。

因此,夏天面料的选择,还是更推荐棉麻材质的面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