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国槐和洋槐有什么区别?

乐乐1年前 (2023-12-21)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洋槐国槐

国槐又叫槐树,树干粗直,羽状复叶,花黄白色,蝶形花冠(花瓣5片,上面最大的1片叫旗瓣;两旁的2片叫翼瓣,下面2片连在一起叫龙骨瓣,花冠全形像蝴蝶),雄蕊10枚,每个都分开。果实是荚果,呈念珠状。国槐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古代常种在宫廷或坛庙内,古书上称为“宫槐”。

另种槐树,叫洋槐(又叫刺槐),与槐不同属,长像与槐相近,幼枝树皮灰褐色,皮上有深沟,枝上有刺。花乳白色,花串大而下垂气味芳香。雄蕊10枚,9个合成一束,另一个单独分开,我们称它为二体雄蕊;荚果扁宽,原产北美。据说刺槐是在1900年前后才传人我国的,首先在青岛落户,这样算来,大约有100余年的历史了。洋槐生长快,繁殖迅速,初时青岛的洋槐甚多,故有人称它为“洋槐岛”,后来才在各地广泛栽种。洋槐的树干木材坚实富弹性,耐腐蚀性强,是做车辆、矿柱、枕木的好材料。在北方常见作行道树或为造林树种,栽种于荒山上。

国槐和洋槐哪个好 当然是国槐

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疮毒;木材供建筑用。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皮、枝叶、花蕾、花及种子均可入药

刺槐,又名洋槐。拉丁文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1] 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栽培变种有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

国槐和洋槐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花期不同。国槐花期7-8月,洋槐4-5月。

国槐和洋槐有什么区别?

2、叶形不同。国槐为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洋槐为卵状椭圆形,先端圆或稍凹(说的通俗些就是:国槐叶子先端是尖的,洋槐是圆的)。

3、果实不同。国槐的果实是念珠状的荚果,而洋槐则是扁平的荚果。

国槐和洋槐相比,当然是国槐比较好,因为洋槐是从国外引进的,不太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体质,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例如,它能够使我们的体力更加充足,而国槐使我们的身体的机能更加健全,然后槐花还能够驱寒和补充维生素。

食用槐花,一般是指洋槐树上开的花。而洋槐又叫刺槐,属于落叶乔木,花呈白色,具有甜味和香味。槐花蜜是市面上销售很好,口感极佳的一种蜂蜜。

药用槐花,一般指国槐的花朵。国槐是非常良好的绿化树,非常适合种植于街道,尘土对之影响较小。一般国槐的花蕾不是很香甜,颜色也呈白色。先看最重要的,花的区别。花的区别有三点:花期、气味和用途。洋槐的花主要作蜜源,花香浓甜,花期是四月左右。国槐的花主要作药用,香气较淡,花期在八月左右。

1、刺槐,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

2、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荚果俗称?槐米?,是一种中药。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

国槐和洋槐,都是落叶乔木,都是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大小也差不多,粗看非常相似,似乎很难分辩。仔细观察,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茎:洋槐枝条上有皮刺,国槐没有,洋槐树皮纵裂较深,国槐较浅。(2)叶:洋槐的小叶顶端微凹,国槐小叶顶端不微凹。(3)花:洋槐的花是总状花序,开花在3、4月份,且开一次;国槐的花是圆锥花序,开花在5月以后,持续开花至秋季。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