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打浮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钓鱼打浮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如下:
1、重铅找底找水深:
野钓环境下如果一上来就确定去钓浮,那么我们第一步还是一样重铅找底找水深,因为野钓环境下陌生水域我们永远是不知道水到底有多深,所以重铅找底找水深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明确水深,也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知道自己钓浮该钓多深,到底是钓半米还是一米又或者是多少!
2、浮漂下拉至水深一半
重铅找完底,确定水深后,这时我们就可以直接下拉浮漂至水深一半,至于为什么要拉到水深一半,后面你就知道了!
3、修剪铅皮:
浮漂下拉至水深一半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修剪铅皮了,因为我们采用的是钓浮的方式,所以可以事先把目数调的高一些。我们可以调6~10目,调完漂后这时双钩就是在半水位置,我们拉上饵料,拉饵的比重往往是比较轻的。
正常来讲可能并不会把调的目数全部压入水中,会有剩余,这时不管是剩一目还是两目或者三目那都无所谓,只要有目数剩余那你就可以正常做钓了。
如果饵重能够把浮漂完全压入水中,那你就再次修剪铅皮,直至带上饵料浮漂有目数露出即可!
注意事项和细节
钓浮最好选择空心尾吃铅大点的浮漂。可以选择长脚长身长尾漂,这种浮漂稳定性极好,毕竟打浮还是需要稳定性好一些。而且空心尾自带浮力,饵重也不容易压太多目数,传递信号虽然钝一些,但也刚好能够过滤掉很多的杂乱信号。
毕竟钓浮双钩离底,本就是最灵敏的状态,新手很难去抓口,钝点的浮漂反而要比灵敏的浮漂好上很多。
钓鲤鱼和鲫鱼时调整浮漂有什么不同?
问题一:鱼漂长脚好还是短脚好 标脚的长短是一种浮标设计的需要,主要起到,配重.浮标的重心点的调整,翻身站立的最佳位置,标脚长和细,标的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标脚短,粗,翻身快.同样粗短脚,和细短脚比,灵敏度是后者高.之因为有不同的设计理念.那么用度当然不同.粗短脚标用于打浮,打快鱼.细短脚用于钓浅水的域小鲫鱼的轻口,滑口鱼.长脚标用于打行程.底钓.钓深水.以前流行竹脚标.现在以粗短脚标为主打浮.
问题二:钓鱼长浮漂和短浮漂有什么区别 市面上的浮漂种类很多,加上商家的忽悠,一般初学钓鱼的朋友都会不知道如何选择,迷信浮漂就成了学习钓鱼的朋友容易进入的误区,不怕见笑,我以前也迷信浮漂,现在家里的浮漂各式各样都有上百支,但是最后通常使用的也就那么3、5只,95%以上的浮...6088
问题三:鱼漂的长脚和短脚区别是什么? 长脚漂一般多为打行程的 浮漂下行缓慢 短脚属于翻身快适合快鱼 查看原帖>>
问题四:野外底钓鲫鱼的台钓鱼漂什么样子的比较好 漂脚长好还是短好 漂尾硬好还是软好 漂身什么样子 冬天用小号,夏天用大号!口好用大号,不好用小号!生口用硬尾,滑口用软尾(经常钓的鱼有经验就叫滑口鱼),漂型一般核枣型比较好点,信号稳定明显!材质以芦苇的为最佳,巴尔杉木为第二!钓法一般采用调4钓3或者调3钓2,野钓一般都要钓得钝点!还有就是钓饵,最好少用腥饵,就算要用也不要超过二成!
问题五:钓鱼使用长浮标和短浮标分别怎么用 浮漂是垂钓时必不可少的配件,浮漂的选择使用直接关系到垂钓时获鱼量的多少,所以选择浮漂很关键
台钓使用的浮漂属于立漂,浮漂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一种是硬尾漂,一种是软尾漂,按材质可分为,孔雀羽,巴尔杉木,芦苇、化学合成等。
常用的淡水钓浮标分为四大类,长身软尾,长身硬尾,短身软尾,短身硬尾。他们分工各有不同:长身标稳定性好,适合钓底,长身软尾适合钓猾鱼,长身硬尾适合钓快鱼,短身标灵敏度好,适合钓浮,短身软尾适合钓鱼讯极弱之鱼,短身硬尾适合钓浮打快鱼。
就材质而言,孔雀羽受温差变化影响后的膨胀度比巴尔杉木要大,应首选巴尔杉木浮漂。
实战选择
1、钓浮,钓浮通常得用6~7号的大漂,3~4号的白鲫漂因浮力较小,很难控制饵大饵小。
2、钓底,通常4~5号即可。
3、大漂/小漂的选择
是选择大漂还是小漂,这主要取决于对象鱼和水深。如白鲫,因其要求特别灵敏,且饵和钩都很小,用小鱼儿3~4号即可,但用来钓罗非鱼似乎就太娘娘腔,要我说有中小白脸的感觉。因为罗非饵粒和钩通常要大得多,此外,水深也是重要因素,我通常以1.5米为标准。1.5米以下的,通常以小号漂为多,1.5米以上,特别有时在3米水深时,大号漂是唯一选择,因为这不但可以缓解钓深时,饵粒半水被小鱼抢走的麻烦,而且有利于缩短沉底时间,但是,用大号漂仍然应特别注意灵敏度问题,可大可小时,应小。
4、孔雀翎/巴尔杉木
如果仅从经久耐用方面考虑,后者比前者好,但要注意巴尔杉木的漂脚有两种:一种是细碳棒,另一则是连体木脚,后者不小心容易在装插时弄断。灵敏度上,前者可能比后者要好些。
5、空心/实心尾
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二:浮力和识漂的容易度。空心尾浮力大于实心尾,因而理论上其灵敏度要小于后者但实际如何,看你的感觉和爱好,因为理论上未必一定使用,且对结果的影响见仁见智,如果不是专业比赛的话,可能未必有明显的差别。因为休闲钓场鱼的密度通常有限,是难以比速度(尾数)的。值得一提的是,实心漂尾很细,看起来当然不如空心漂容易,这点,对于经常使用4.5米长竿,或对象鱼为白鲫以外其他的鱼类,或大风/阴天的钓友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钓底可选用达摩软尾或王冠软尾,如遇鱼吃食很轻,或鱼比较刁滑,可选用达摩,王冠的长身小号硬尾漂,钓浮可选用达摩,王冠或舞姬的短身硬尾浮漂。
各种浮标的用途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底层猾鱼(可钓得很钝);
细长身短软尾浮标--适合钓底层轻口猾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标为最佳,苗子自己改造);
急收肩(端肩膀)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涮口猾鱼(下沉快,回升慢);
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标--立起快(较碳脚),到位也快。
实心与空心尾的区别
实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号幅度大,苗子长,下降快,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缓,稳定性好,适合钓底层轻口猾鱼及动水等。
浮漂的选择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浮漂时如要灵敏度高一点就选择硬尾短漂身的浮漂,如要稳定性高一点就选择软尾长漂身的浮漂,当然这不是绝对不变的,还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决定。
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平钓池塘,按天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夏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长漂身的软尾漂。因为这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好,咬饵时信号比较......>>
问题六:鱼漂枣核短粗好还是细长好? 细长好
问题七:鱼漂浮力大小 是和长短有关 还是和粗细有关 漂脚长短和什么有关 怎样选择鱼漂 专业人士针对不同鱼类有不同的鱼标型号,渔具店都会给你介绍的。不过鱼标浮力大小和长短粗细都有关系的,物理学上来讲取决于排水量
问题八:请教鱼漂的漂脚长短的区别和专项性? 楼主的问题可是专业性的浮标设计理念问题.如要讲明.我有二个问题了.一可能要花一天的时间来回答此问题.二,牵涉面广.也答不好骇答不全面.在这只能从表皮回答一下了.标脚的长短是一种浮标设计的需要,主要起到,配重.浮标的重心点的调整,翻身站立的最佳位置,标脚长和细,标的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标脚短,粗,翻身快.同样粗短脚,和细短脚比,灵敏度是后者高.之因为有不同的设计理念.那么用度当然不同.粗短脚标用于打浮,打快鱼.细短脚用于钓浅水的域小鲫鱼的轻口,滑口鱼.长脚标用于打行程.底钓.钓深水.以前流行竹脚标.现在以粗短脚标为主打浮.
问题九:长身长尾浮漂与短身长尾的浮漂有什么区别 后者出动作灵敏,前者出动作稳健。
问题十:钓鱼浮漂的漂身长短和漂尾长短以及漂脚长短,各自不同搭配后的用途和优点. 市面上的浮漂种类很多,加上商家的忽悠,一般初学钓鱼的朋友都会不知道如何选择,迷信浮漂就成了学习钓鱼的朋友容易进入的误区,不怕见笑,我以前也迷信浮漂,现在家里的浮漂各式各样都有上百支,但是最后通常使用的也就那么3、5只,95%以上的浮漂都成了摆设,在家里放着,只能当收藏品了。根据我多年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总结,只要不是专业的职业玩家,一般9-12支漂就基本能应付所有的鱼情了。(本人的回答是希望各位初学钓鱼的朋友尽快走出对浮漂的认识误区,不是搞高科技研究,所以有不完整的地方,请各位大侠补充,勿喷)
1、先说飘身。相同的吃铅量,漂身越长,那么漂身的直径就越小,直接越小,浮漂下沉的过程中受到水的阻力就越小,下沉的速度就会越快。反之,漂身直径约大,下沉的速度就会越慢。所以,如果钓底,为了让浮漂更快速的就位,选择漂身细一些的漂垂钓就比较适合,反之,不想错过行程中的鱼讯,漂身粗一些就更适合,同时浮漂下沉的速度慢,还会更快的诱鱼,所以一般的人都喜欢枣核型漂,一是可以很好的诱鱼,二是可以兼顾行程和钓底。
2、再说漂脚,漂脚的长短决定了抛竿后浮漂躺在水面至浮漂翻身站立间隔的这段时间的长短,漂脚越长,浮漂翻身站立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但是能起到更好诱鱼效果,缺点是如果浮漂未翻身的时候有鱼吃饵,钓鱼人不便观察到信号,所以钓浮的浮漂漂脚都较短,反之亦然。
3、最后说说漂尾,漂尾越长,下沉的过程中,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观察浮漂,更容易捕捉到行程中的信号,同时行程越长,更容易诱鱼。但是,和漂身、漂脚一样,凡是都有两面性,漂身越长带来的缺点就是浮漂会越迟钝,越迟钝的意思就是鱼已经吃饵了,但是浮漂根本就没有动作,或者说动作很小。所以钓小鲫鱼的比赛中,漂身很小,漂尾较短,追求的就是浮漂的灵敏度。
以上的解答都是抛砖引玉,基本的原理明白了,楼主就应该能分析各种浮漂适应的不同鱼情了。
我现在用漂就是三套,一共9至,每套3支。三套都是枣核型的,一套是钓小鲫鱼用的,整套漂吃铅均较小,漂身短,漂脚适中,13cm左右,漂尾较短,11目左右,10cm左右。第二套是钓大鲫鱼专用的,漂身长点,但是直径较粗,漂脚15cm左右,漂尾15目,13cm左右,专门捕捉行程中的信号,同时加强诱鱼。第三套是钓鲤鱼草鱼用的,较钓大鲫鱼的漂,漂尾漂脚更长,漂身也更长,但是漂身直径细些,兼顾钓底。我不参加专业的大型比赛,我认为90%的鱼情都能应付了。
钓鲤鱼和钓鲫鱼的浮漂调整是根据鱼的密度和吃饵状态来调整的,不是根据鱼种调整的。
1、鲫鱼或者鲤鱼的密度很高时,并且都是生口鱼(吃饵迅速讯号真实)。浮漂调整为4目左右,钓目调整为2目左右比较适合。
2、鲫鱼或者鲤鱼的密度很低时,小杂鱼很多(浮漂讯号多为小杂鱼吃饵的讯号)。浮漂调整为1目左右,钓目调整为3目左右比较适合。
3、鲫鱼或者鲤鱼的密度很高时,并且都是滑口鱼(吃饵吞吞吐吐假讯号多)时。浮漂调整为1目左右,钓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1-7目左右比较适合。
钓鱼的小常识:
1、钓晚不钓早。秋末初冬。气温都在10度一下,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水温一般在晚上7点多才开始下降,所以下午和傍晚鲫鱼吞钩最多,到了翌日气温一时不易回升,要道10时以后方可施钓。?
2、钓风不钓雨。 秋末初冬,风是不少的,但南风居多。偶尔刮点北风(非寒潮),也无大寒意。可是下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天下雨 下雨前后,多半刮东北风,气候变冷,不太适宜。?
3、钓浅不钓深。 秋末初冬,鲫鱼大部分贴近河边觅食因此,严冬才潜入深水。因此在钓时,在1米的深处垂钓。?
4、钓急不钓寒。 秋末初冬,偶而有大寒潮来,鲫鱼在突然聚冷的情况下,纷纷躲避。钓者可在鱼躲避处下钩这叫应急钓,会钓的很多。时间过长(如下午来寒潮的次日)不宜钓到鲫鱼,要等到气温回升。?
5、钓内不钓外。鲫鱼比较敏感,代初冬来临,它就游入内河越冬,这是因内河蓄暖也有食可觅。所以秋末初冬不宜钓大河,应钓内河的沟,塘。?
6、钓毛不掉光。毛,是指有水草的地方,冬天鱼却不离,所以应在这些地方垂钓。光处鱼是很少去的。但水草要选择既不腐烂又无苔藓的地方,烂了水草又有苔藓的地方鱼也不会来。?
7、钓霜不钓雾。秋末初冬,雾多,多雾会使水中缺氧鱼不肯吞钩。一旦降霜,鲫鱼更加活跃宜钓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